|
|
2008年3月20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對發光二極體(LED)發起了「337調查」。由於所涉及的30家企業中包括4家中國LED下游企業,從而引發了國內業界的極大關注。廣州鴻利光電、深圳洲明電子於4月20日向美國ITC提起了應訴,避免了以往中國若干行業遭遇「337」調查後企業不應訴,造成缺席判決後被美國啟動普遍排除令的局面。據瞭解,同期還有全球27家企業委託了15家律師事務所也在開展應訴工作。通過為時4個多月的積極不侵權抗辯,應訴的2家企業成功實現了與原告方的優勢和解,並取得了2項專利的全球授權,避免了普遍排除令和晶片出口受限的問題。
據悉,就在和解協定簽署不到半個月的時間,2008年8月29日,原告律師再次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起申請,要求在被告名單中增補調查11家亞洲企業(5家大陸企業、5家台灣企業、1家日本企業),與上次被調查30家企業中無上游晶片公司的情況相比,此次被調查的企業中增加了部分晶片生產企業。
針對此情況,2008年9月8日,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在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緊急召開有關「337調查」的對策研討會,共有11家聯盟常務理事單位,此次被增加調查的公司,部分聯盟專利池工作組專家和第一輪應訴的企業代表和應訴代理專利律師等近30位代表參加會議。參會代表和專家都積極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來自863計畫重大專案總體專家組的幾位專家紛紛表示會積極配合企業給予技術指導和支持,加快核心技術的研發,同時建議要幾方面協作制定長期有效的專利策略和反映機制。企業代表們則紛紛表示,對於此次的情況未來是否還會出現「第三批,第四批」不得而知,面對不斷而來的國際專利訴訟,中國大陸企業到底應該怎樣參與國際競爭,企業應如何建立有效的專利糾紛處理機制和應對策略是企業發展過程中要認真面對的問題。而針對此次的情況,相關政府部門是否能制定如美國「337」條款等類似的法律法規,充分保護民族產業和市場的健康穩步發展,也希望能得到有關部門的充分重視。針對第一輪在聯盟的領導下取得的積極成果,得到了行業的廣泛認可,建議繼續由聯盟牽頭組織協調被調查企業的應對工作,進一步做好專利分析和評估,制定更為有效的策略,聯合起來,積極對待。
據瞭解,聯盟秘書長吳玲在總結發言中指出,本次中國LED行業遭遇「337調查」只是「冰山的一角」。隨著LED產業的快速發展,今後大陸LED產業的知識產權問題將會面臨更大的挑戰。對待馬拉松式的「337調查」能否引起足夠的重視,並積極探索應對的策略是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而面對不斷而來的訴訟調查對企業的負面影響和參與應訴產生的巨額法律費用之間的利害關係,需要企業審時度勢的分析清楚,拿出最終的意見和態度。聯盟將繼續協調政府部門為企業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聯盟專利池工作組也將繼續為被調查企業進行技術支援。加大對專利及知識產權的宣傳和保護力度,研究和制定更為切實可行的知識產權戰略和有效的應對策略,增強LED產業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