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富士康選擇與日本日亞合作,以低於市場價格拿到LED燈珠;隨後,母公司鴻海集團入主先進光電,擴增50台MOCVD設備,填補公司LED晶片製造的空白;而在封裝領域,2009年富士康通過並購奇美,在封裝、液晶顯示、半導體設備方面取得自主生產權。而在下游領域,集團旗下的沛鑫半導體,負責LED路燈模組研發製造及終端銷售;而同屬鴻海集團的鴻准精密也擴增了LED部門,負責LED路燈散熱片及LED路燈組裝。
在佈局LED產業鏈的同時,富士康也在代工業務上有所斬獲。2009年,富士康開始給飛利浦、通用電氣等國際照明巨頭做代工。據內部人士透露,僅當年飛利浦和通用電氣兩大廠商的LED代工銷售額就超過2億元人民幣。
龐大的供應鏈及配套設施系統,正好支撐了富士康LED代工之路。
“富士康的核心在於供應鏈,並具有物流、運輸等有一套完整的配套設施,他們就是要追求大,講究全。上述內部人士透露,富士康在全國多個地區都有分工廠,一旦LED進入這一網路,很多供應商都會尾隨。而富士康就可以快速通過原有的管道採購LED零部件、設備等。
以日亞140lm燈珠為例,市場上正常價格為1.3-1.5美金,而富士康拿到的價格還不足0.8美金,到09年,他們能拿到0.6美金的價格,而市場其他任何廠家沒有這種優惠價格。“富士康雖然在LED終端市場上沒有多大的動靜,其實他們內部已經具備生產LED的全部要素。該人士表示,龐大供應鏈體系的優勢在於價格。
但對於以代工模式見長的富士康如何經營自有品牌,深圳易特照明董事長馮俊有著自己的看法:“富士康可以做出IPHONE、IPAD,但是他一定不可以做出像IPHONE、IPAD這樣的品牌。一直以來,富士康幾乎成了代工的標籤,無論做什麼,富士康也只是一個代工的品牌。在LED領域,他只能憑藉成本優勢去做LED。
“對富士康來說,產品品牌可能不重要,做世界第一代工廠才是最重要的,在LED領域也是如此。馮俊表示。在他看來,富士康最擅長的就是大規模生產,最合理的控制勞動成本和材料成本。“雖然我們在市場上看不到富士康品牌的LED照明產品,但事實上,富士康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