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源部發布固態照明製造研發新路線圖

美國能源部公布2012年更新的SSL製造業R&D路線圖指南研究計劃,公布了2015年和2020年的LED和OLED極具挑戰的生產成本目標。

此次路線圖計劃採納了4月份召開的OLED和LED專家小組會議,並於6月13日至14日在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市舉行的、由200人參與的第四屆SSL製造業R&D研討會上總結而成。

“路線圖”的主要目標是為製造業R&D項目直募資金、補充DOE SSL R&D多年度計劃(MYPP)、指導核心產品開發R&D項目。路線圖還提到將為符合預期演變的SSL製造業界共識基礎上的設備和材料供應商提供輔助——從而降低風險、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產量、降低成本。項目涉及的企業有通用顯示器公司(UDC)、Moser Baer公司、美國應用材料公司、Veeco公司、桑迪亞國家實驗室、KLA-Tencor公司、GE照明解決方案、雅達、飛利浦Lumileds公司以及杜邦顯示器公司。

LED專家小組確定了四個優先LED的任務,包括支持發展中的國家柔性生產最先進的模塊、光引擎和燈具;開發高速、無損檢測設備和生產各階段質量檢測設備;識別關鍵問題及後期封裝LED處理;改善熒光粉生產。

路線圖指出,LED照明設備/模塊目標包括:先進的LED封裝和模具集成到燈具(如精密封裝技術,貼片技術等);更有效地利用零部件和原材料;簡化的散熱設計;重量的減輕;優化設計高效、低成本的製造(如易於裝配);增加機械、電氣和光學功能集成;降低生產成本,通過自動化、改進生產工具或產品設計軟體。

到2015年的具體目標包括每年增加2倍的吞吐量,減少OEM燈泡價格(從$ 50/klm 降級至$ 10/klm),每2~3年減少50%的裝配成本,改善色彩控制(從7 SDCM至4 SDCM)。

討論集中在LED封裝製造工藝和使用成本較低的材料,具體而言,從2012年封裝LED吞吐量每年增加2倍,每2~3年減少50%的裝配成本(cost/klm)、每2~3年減少50%的包裝成本($/平方毫米)、每2~3年每包成本($ /klm)減少50%。

在測試和檢驗的討論中呼籲支持發展高速、高解析度的、非破壞性的測試設備,標準化的測試程序和相應的度量應在價值鏈的每個階段內:半導體晶片、外延層、LED管芯、封裝型發光二極體、模塊、燈具和光學元件。產品質量保證包括設備、在現場的過程監控、在線過程式控制制或最終產品的測試/分級。測試和檢驗具體目標為:到2015年實現單一bin單位/小時雙倍生產能力,並每5年減少2~3倍COO。

在工作溫度下的LED晶圓級高速監測中特別關注為光輸出、顏色質量和顏色的一致性的測試設備將促進LED和熒光粉匹配的自動化和加速最後的設備分級。

關於改善製造熒光粉,路線圖要求到2015年,尺寸較大的批次(從1~5公斤至20公斤),每2-3年(成本/公斤)減少50%,磷的利用率從50%提高至90%,提高PSD範圍均勻性從30到10,提高Duv的控制從0.012 <0.002,提高厚度均勻性從5%(1sigma)到2%(1sigma),減少50%的cost/klm,提高設備到設備的再現性從4 SDCM到2 SDCM。路線圖中最重要的一點變化是將降低製造成本作為重點而不是降價。

路線中對OLED的規劃為開發更好的OLED沉積設備和更好的OLED材料,發展OLED生產設備,可實現高速、低成本,實現的目標成本為優質面板每平方米小於一百美元。

在材料方面,到2015年無論是基板和封裝材料必須符合嚴格的規範,包括基板提取效率為50%、薄層電阻小於1歐姆/平方以及總成本降至每平米60美元。封裝材料必須通過透水性規範每天10-6 克/平米,氧滲透性為每天10-4 cc/m2/atm以及成本每平米35美元。

飛利浦表示,OLED照明樣品目前的價格是$ 1500~2000/klm,可購買的面板價格範圍為$ 800/klm。路線圖假設,到2015年OLED 光源降至$50/klm,OLED面板成本將降至$30/klm。 路線圖列出了最關鍵的短期挑戰:減少基板周期批次至約1分鐘;增加材料的利用率大於 70%;優質面板產量提高為80%;襯底部分光發射約為80%;減少製造的停機時間至約20%。

總體而言,需要降低OLED的生產成本至20~100倍,使OLED更具競爭力(如與側面發光的LED燈具相比)。

RSS RSS     print 列印     mail 分享     announcements 線上投稿        
【免責聲明】
1、「LEDinside」包含的內容和資訊是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屬可靠之來源搜集,但這些分析和資訊並未經獨立核實。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上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資料、資訊、研究報告、產品價格等),力求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均只作為參考,您須對您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如有錯漏,請以各公司官方網站公佈為準。
【版權聲明】
「LEDinside」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屬於「LEDinside」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佈、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