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LED困局:補貼市場遭遇產能過剩

“國家補貼對於改變市場現狀本身沒有根本性作用,只能是撓癢癢。”近日在“2012中國LED製造技術論壇”上,SEMI中國資深分析師兼LED項目經理戚發鑫說。

面對LED行業的整體低迷,國家即將開始新一輪的補貼。目前,2012及2013財政補貼年度LED照明最新名單出爐,共計39家得標,且幾乎是大陸廠商得標。

雖然具體補貼辦法還未正式出台,但看上去又預示著新一輪的市場爆發即將到來?

多家企業都表示,並沒有那麼樂觀。

補貼針對終端

7月18日,招標代理機構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發表聲明表示,由財政部、發改委、科技部組織的“2012年半導體照明產品財政補貼推廣項目”,因國家政策發生重大變化等原因,原招標文件設定的採購目標已不能滿足新的需求,近期另行組織招標。

在新的招標公告中,明確指出,此次招標“為落實國務院節能家電等產品消費政策”。有業內人士稱,此輪招標補貼總金額有望達到10億元。

本次招標選擇一批半導體照明(LED)產品生產企業、產品,並確定供貨價格。補貼資金採取間接補貼方式,由財政補貼給中標企業,再由中標企業按中標協議供貨價格減去財政補貼資金后的價格銷售給終端用戶,最終受益人是終端用戶。

共有110家企業參與投標,但現場的部分報價卻令人嘩然。同款報價相差懸殊,兩個種類的LED路燈各自最高報價與最低報價差10倍。綜合來看,10個種類產品的價格平均值為10~20元/瓦,低於市場主流價。

招標的本意是希望通過補貼打開部分終端市場,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此低價或許會對市場產生不好的示範作用。

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咨詢部部長吳鳴鳴認為,在市場啟動的初期,政府的補貼對於擴大市場肯定有幫助,並且對於全產業鏈都會有一定的拉動效應。但是,無論是企業還是地方政府,都不能把補貼作為唯一的手段,因為能夠獲得補貼的企業、產品類型都只佔少部分,要想佔領市場還得靠技術創新、品牌和渠道建設。

產能過剩

多家LED晶元生產企業、配套設備生產商、代理商等均表示,最近一年的銷售額和前幾年光景好時相比幾乎減半。據光達光電設備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管理總監陳勇估計,目前國內生產設備滿開的僅有50%。

但同時他們也認為,作為朝陽產業LED市場本身需求並沒有下降,只是國內市場的產能過剩,遠遠超過了需求。

當下LED產能過剩,還要追溯到2009年。

作為半導體行業衍生出來的一個分支,在此之前,LED並不是一個大的產業,主要應用於小尺寸的手機、筆記本電腦的背光領域,每年的市場增長率在10%左右。

2009年是個分水嶺,三星開始把LED推到電視背光領域。每台電視機將消耗幾百個LED,一年上億台的液晶電視機銷售量,帶來了LED市場的爆發。

“2009年和2010年兩年,市場一下子增長了50%,這是前所未有的。”戚發鑫說。

隨著技術的日趨成熟,越來越多的人對LED在液晶背光技術領域應用的市場預期不斷提高,並認為LED在照明領域也同樣會如此。

2009年,江蘇省揚州市政府推出了MOCVD(生產LED外延晶元的關鍵設備)補貼政策,使得中國其他地方政府紛紛效仿。據悉,揚州市一台MOCVD機財政補貼一千萬元。廣東省建立了20億元的產業發展基金;深圳對於參與政府投資項目LED示範工程的企業,根據燈具的價格給予10%的補助, 並貼息3年,對承擔企業投資項目LED應用示範工程的企業,按照LED燈具價格的30%給予補貼。

大量的熱錢開始湧入。據戚發鑫介紹說,2009年開始,MOCVD的數量開始快速增長,到2011年全世界有一半的MOCVD都是賣到中國來。

但市場並沒有預期增長得那麼快。

一方面,電視背光領域市場趨於成熟,增長空間逐漸縮小。另一方面,隨著技術水平的提升,每台電視機消耗的LED數量也在減少。“過去42英寸電視機至少用到500個LED,但現在只用200個甚至更少。”戚發鑫說。而且,預想中照明領域的爆發並沒有如期而至。其主要原因是,照明領域對技術的門檻要求非常高,尤其是高端照明,對光效、可靠性等有一系列的技術要求,國內能進入這塊市場的廠家不多,主要是國外廠家佔據市場。

“雖然我們的產能在擴大,但是高端照明這一塊,國內廠家沒有分到太多的市場份額,只能在中低端大打價格戰,造成結構性產能過剩,比如小尺寸背光領域,做的人太多了。”戚發鑫稱。

“至少淘汰一半”

政府的補貼短期之內會對市場帶來影響,但是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自由市場,鴻領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鍾育奎稱。但目前來看,LED照明設備的價格競爭優勢還不具備。

此前國家幾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逐步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白熾燈的公告》,決定從2012年10月1日起,按功率大小分階段逐步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白熾燈。

“淘汰白熾燈,並不是說把市場完全讓給LED了。”戚發鑫說。目前CCFL節能燈是比較成熟的產品,且成本低,市場價格僅為LED照明的1/5~1/3。

“這是民生產品,消費者只會用最原始的思維方式投票,國家的補貼是沒有用的。”戚發鑫說,就是要靠產業本身把成本降下來。但降低成本並不是靠偷工減料,打價格戰,而是要靠技術和生產效率的提高。

可是目前來看,大陸企業卻陷入截然相反的境地。

上海中特晶微氣體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湯啟申對本報說,目前LED市場並不低迷,需求一直存在,關鍵是有沒有本事把市場做好,可很多國內企業把重點放錯地方了。同樣的原材料、設備,通過技術水平、運營方式的提高,可以實現生產成本降低60%,核心在於高端的技術。

“高端的技術還是進不來,國外輸送給你的還是比較落後的設備,這也是這個行業主要的問題所在。”北京邦聯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葛剛表示,MOCVD是做LED產品的關鍵設備,關鍵技術都由這個設備來完成。但目前世界上主要是美國和德國的幾個大公司生產,國內幾乎沒有。

大陸的企業數目雖然多,但大都是技術含量低的封裝領域。截至2012年3月底,大陸稍有規模並已經量產的LED封裝企業已經超出1700家,占全球LED封裝企業八成。

也有企業更加極致,認為政府“就不應該補貼,就應該死掉一批”,否則企業永遠也不知道應該把精力和資本放在什麼地方,正常的模式也就無法形成。

“這反倒是中國LED轉型的一個契機,國內企業如果不靠國家補貼來生存,還能夠和國外公司抗衡的話,才說明這個產業真的有了起色。”一位企業負責人說。

大的廠家會越做越大,中小企業既沒有技術優勢,也沒有產能規模優勢,結果就是被淘汰,“以目前的市場容量,至少淘汰一半。”戚發鑫說。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

RSS RSS     print 列印     mail 分享     announcements 線上投稿        
【免責聲明】
1、「LEDinside」包含的內容和資訊是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屬可靠之來源搜集,但這些分析和資訊並未經獨立核實。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上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資料、資訊、研究報告、產品價格等),力求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均只作為參考,您須對您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如有錯漏,請以各公司官方網站公佈為準。
【版權聲明】
「LEDinside」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屬於「LEDinside」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佈、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