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豪入主雷士只剩走流程 吳長江擬春節前重返董事會

自2012年5月“被逼出宮”后,雷士照明(下稱“雷士” )創始人吳長江一直無法回歸董事會。近日,吳長江開始借力德豪潤達(下稱“德豪” )為重掌大權回歸鋪路。隨著德豪入股雷士,吳長江對抗雷士兩大股東賽富和施耐德似乎有了新的籌碼。按照吳長江的個人計劃表,如無意外,他將在春節之前重返董事會。

2012年12月26日,國內大型LED企業德豪毫無預兆地斥資16.5億港元收購雷士照明約20%股權,成為雷士第一大股東。幾乎同時,吳長江又認購了德豪1.3億非公開發行股。德豪與吳長江之間的“相互換股”、“親上加親”,一時引發外界無限猜想。

而隨著德豪的介入,吳長江與賽富、施耐德對抗的僵局或將被打破。此前,吳長江曾被后兩者“逼出”雷士董事會,雷士因此一度發生大罷工、供銷系統全線崩潰等地震,而吳長江幾度欲重返董事會卻均以失敗告終。

如今,有賭徒之稱的吳長江結盟德豪,與同樣有賭性的德豪董事長王冬雷共為盟友。吳長江拱手出讓股權背後有什麼意圖,王冬雷為什麼要打入雷士,又一股勢力進駐后能否改變雷士的格局?光電雙雄結盟LED,日後是友是敵,是福是禍,未有定數。雷士會否又一次引狼入室,重蹈覆轍?

看起來,雷士的股權爭奪大戰仍看點頗多,遠未謝幕。

德豪趁亂入主雷士

2012年12 月 26 日,德豪發布收購雷士的最新消息,其聲明稱,德豪與雷士主要股東之一的NVC Inc.簽署附生效條件的《股份轉讓協議》,擬向NVC Inc.受讓其持有的3.73億雷士照明普通股(連同股息權利),這占雷士已發行31.58億普通股股份總數的11.81%。

此前,在2012年12月11日至21日之間,德豪已在香港聯交所以場內及場外交易的方式共購入雷士2.6億股,獲得雷士8.24%的股份。至此,德豪共持有雷士20.05%的股份,成為雷士第一大股東,而雷士另外兩大戰略性股東賽富閻焱和施耐德分別持股18.48%和9.21%。

上述NVC Inc.為吳長江全資控股的附屬公司,亦即德豪將從吳長江手上買走雷士11.81%股份。轉讓完畢之後,吳長江手上的股份將只剩6.79%。

令人難以理解的是,此前吳長江一直熱衷於增持股權來提高其在雷士的話語權,僅在2012年6月11日至12日兩日之間,就共增持了676.5萬股,涉及金額約1227萬元,將持股量提升至19.19%,重新奪回第一大股東的地位。

而就在2012年12月5日,吳長江又斥資1.68億港元,增持8400萬股,變動后持股再次上升至22.07%。對於這一舉動,外界解讀為吳長江在積極為重回董事會鋪路。

此番賣股似是不按常理出牌,為什麼吳長江現在決定拋棄手中的股票呢?另外,按照吳長江增持、轉讓及現有的股權推算,至少有超過3%的股份縮水消失了,這是否又與德豪場內外的高價交易有關?

另一方面,吳長江同時耗資7.6億元認購1.3億德豪為籌集資金增發的非公開發行股票,未來將成為德豪第二大股東。平均下來吳長江每股購買價格為5.8元,遠低於市價7元的水平,立馬招來媒體對其買賣之間獲益數億的質疑。

吳長江日前回應此事:自己絕對沒有想過套現獲利。“增發的價格,是因為考慮到三年的鎖定期,以及對未來市場審慎的態度,德豪根據規定,以之前20天的平均價格,打了9折。雷士是我親手打造的孩子,我不會放棄雷士,說我賣股獲利簡直是無稽之談。如果我要套現走人,去年上半年早就走了。”吳長江表示,和德豪合作是一個戰略決策。

德豪方面未透露場內外交易的具體對象。但對於德豪“高買低賣”存疑,董秘鄧飛說:“我們非常看重雷士的品牌和網路價值,這是非常合理的溢價。”

德豪內部一高管坦言:“能夠買到一家有最龐大的市場營銷網路的公司簡直太合算了,德豪得了個大便宜。如果雷士沒有過去一年的內部紛爭,而是一個團結一致對外的公司,德豪絕不可能有這樣的機會。”

吳長江回歸路徑漸明

正如吳長江感慨:“過去我是企業創始人,又是單一大股東,又能怎麼樣呢?董事會照樣回不去。”於是,借助德豪這個新戰略夥伴的一臂之力,可能是吳長江眼下最好的選擇。

表面上吳長江讓出了雷士第一大股東的位置,但實際上成為德豪第二大股東,這讓他更易通過與德豪的業務合作掌控雷士。

交易一旦完成,吳長江加德豪,將持有雷士26.84%的股份,這與賽富與施耐德合起來的27.69%已足可分庭抗禮。雷士管理層長期以來三足鼎立的局面或將被打破。

事實上,雷士的股權長期處於分散的狀態,在引入強勢的資本方之後,吳長江本人對企業的控制力逐漸被削弱。近年來吳長江與資本方對企業的經營理念產生了極大的分歧,“我看到的是機會,而資方看到的往往是風險”。在投資方憑借股權佔據絕對話語權的形勢下,創始人與資本方之間的矛盾終於在2012年上半年集中爆發。

2012年5月,吳長江首先遭遇“逼宮”。為了重返雷士,吳長江與賽富、施耐德經歷了幾個月的抗爭。此後工人、供應商、經銷商多次聯手“策反”,雷士位於重慶萬州和廣東惠州的工廠及集團重慶辦事處相繼經歷罷工,集團36家獨家區域經銷商停止訂貨,多個原材料供應商也紛紛加入行動。幾番折騰之後,2012年9月初,吳長江終於被折中委任為臨時運營委員會負責人,11月底,施耐德派人馬張開鵬又“閃離”雷士首席執行官的職位。但時至今日,吳長江重返董事會的心愿仍未能得償。

吳長江避開賽富與施耐德兩大股東的風頭攜德豪打入雷士,就算不是策劃已久的一個局,也可能是在股權紛爭中見招拆招的一招。

吳長江表示,雷士和德豪之前就有採購上的合作,但德豪直到去年12月才開始與其探討深度合作。吳長江也曾建議德豪考慮購買其他股東的股票,但德豪表示其最看重的是吳長江本人對雷士經銷網路的影響力,並決定要與他相互持股,將兩者的利益緊緊綁在一起。

談及回歸董事會一事,吳長江表示:“第一,我不想離開雷士;第二,股東大會也許會投票讓我回去,未來我也有可能代表德豪潤達來管理雷士。但一切都將由董事會和股東大會來決定。”對於回歸的時間表,吳長江透露,估計春節之前就會有結果。

此前已有媒體爆料德豪與賽富創始合夥人閻焱及施耐德中國區總裁朱海有過良好的接觸,上述德豪高層向透露,他們已在某些層面上達成了一致意見,包括吳長江的去從,以及未來兩家LED的合作發展戰略。

雷士內部消息人士透露:“這個事情只剩走流程,基本不存在什麼阻力和懸念了。”

德豪潤達在上游領域,包括外延、晶圆、技術等,有較好的資源儲備和技術儲備。三年來融資近30億投入LED產業,巨大的產能急需打開銷售市場,但終端渠道卻始終是一塊短板。

在德豪品牌與市場推广部總監楊斯羽看來,德豪收購雷士,看重的是雷士的品牌和渠道。雷士共有36個獨家區域經銷商,不斷擴張銷售網路,深耕市場。

傳統照明與LED照明隸屬兩個分支,傳統照明企業在轉型上難免陷入船大難掉頭的困境。之前雷士也曾嘗試通過OEM的方式發展LED,但目前看來效果並不盡如人意。2012年半年報顯示,雷士LED產品收入的占比僅有4%。在照明企業紛紛搶灘LED的時候,雷士也將LED業務視作集團發展的戰略重心。

按照雷士與德豪的共同構想,用雷士的營銷和渠道來賣以德豪為技術核心的LED產品,是一個非常完美的方案。吳長江與王冬雷一拍即合。“這是一個多贏的局面。雷士採購德豪的產品,上游端得到保障,德豪的銷量也借助雷士的網路得以擴大,而渠道商也會有更好的LED產品賣。”吳長江進一步談到,未來兩家合作的產品賣的還是雷士的牌子。

“目前雷士大部分的經銷商和運營中心,都是在吳長江的推動下,才形成今天這樣的渠道局面和氣候。德豪肯定不會傻到讓吳長江離開。因此吳長江回歸併掌管LED業務是可以預見的。”德豪內部人士表示。

當前的照明市場,新軍崛起,外資大量湧入,競爭異常激烈,傳統的照明企業面臨轉型的難題。有雷士經銷商稱,很多經銷商現在都只對LED心動了,且雷士經銷商現在賣的燈,很多都不是雷士出產,某種程度上把雷士的品牌效應淡化了,“LED的大浪打過來,就把傳統照明的美夢擊碎了。”

加上電子商務高速發展,擺在吳長江和德豪面前的,首先是要如何加緊步伐拴住經銷商的心。

另一個嚴峻的考驗是,德豪加入之後,意味著雷士裡面涌動著四股勢力,分歧是否更難磨合,矛盾是否會更複雜?這些權力如何平衡,內耗什麼時候停止,決定著雷士是否能打開一個新的局面。

“歷史上吳長江引入新資本方或戰略夥伴總是有一段蜜月期,王冬雷也是一個充滿賭博精神的人,吳長江曾誇王冬雷比他膽子還大。有一天吳長江要是和王冬雷發生矛盾,那這兩個企業就全亂套了。那便是重蹈覆轍,又一次引狼入室。”業內人士如是評論。

(來源:時代周報)


 

RSS RSS     print 列印     mail 分享     announcements 線上投稿        
【免責聲明】
1、「LEDinside」包含的內容和資訊是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屬可靠之來源搜集,但這些分析和資訊並未經獨立核實。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上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資料、資訊、研究報告、產品價格等),力求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均只作為參考,您須對您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如有錯漏,請以各公司官方網站公佈為準。
【版權聲明】
「LEDinside」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屬於「LEDinside」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佈、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