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家電產業,單美的這個龍頭企業就可以養活上千家配套企業。但在LED照明領域,佛山企業都在各自為戰,他們的客戶名單有來自惠州的、中山的,但很少有來自佛山本土的。(據5月16日《南方日報・佛山觀察》報道)這是佛山照明燈具協會會長吳育林在上周三一場LED產業配套會上的說法。
上述配套會結束後,一家丹竈做LED散熱鋁材的企業老闆正在四處派發名片,為了求證這個觀點,筆者特意問他的客戶有沒有佛山企業,他承認,基本上都是外地的。
類似的案例筆者接觸過不少,佛山LED行業配套能力很強,許多周邊地區的燈廠都上門來找配套合作,但本土企業卻很少主動出去尋找生意,一來二去,反倒成了互不來往的陌生鄰居。
很難說這是佛山企業的性格,但至少可以說是佛山LED企業的性格。佛山照明用了20多年時間將公司的主營收入做到20多億,但雷士照明只用了幾年時間就做到30多億(這還是受內鬥的影響)。業內人士說,雷士的成功是善於利用產業鏈分工快速做大,而佛照明的特點就是什麼都由自己來干。
雷士是惠州企業,他的配套夥伴中就有佛山的企業。實際上,許多惠州LED企業都是找佛山企業配套慢慢做起來的。
從另一個方面看,大部分佛山LED企業都是從傳統五金廠、燈具廠轉型過來。筆者就接觸過不少這樣的企業,原來做小五金,現在也風風火火的搞起LED應用、燈具。雖然產品轉型了,但業務模式仍然沿襲過去的一套,外向型的特點非常明顯,從這點來說,相互之間缺少合作倒也說得過去。
那為什麼現在又提及產業鏈分工合作?實際上還是跟成本有關。如果有一幫企業在某個環節質量不錯,價格更低,那是不是把這部分交給他來做更好?這就是分工的需求空間了。
LED照明實際上是與傳統照明完全不同的遊戲規則。一條節能燈的生產線沒有幾千萬是做不下來的,但LED燈具可以是夫妻店,幾台機器、幾十個人就綽綽有餘。你可以懷疑質量是否過硬,但也攔不住門檻在一步步降低。據說到年底,一個3W的LED燈泡可能會只賣5塊,比節能燈還便宜,到時候就更加百花齊放了。
近一年多時間,LED上游波動劇烈,晶片價格快速下跌讓一些囤貨的企業虧了不少錢,商用、家用市場開拓的速度又不如預期中快速。但許多企業硬是挺了過來,等到今年一季的供不應求。連佛照明、國星光電也在股市上重振光彩,股價連續大幅上漲。
這讓筆者想起深圳撤銷LED規劃。如果說佛山強在封裝、應用這些中下游環節,那麼晶片、驅動等上游肯定是深圳厲害。但正是LED照明這種全新的市場遊戲,深圳的政策已不適合當前形勢――誰能想到LED晶片的價格會如此迅猛的下跌?行政性規劃已經遠遠不能匹配新的商業模式,“廢令”實際上是行業交還給市場的好選擇。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