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LEDinside Angela Yang)
回顧2014年,LED產業出現不少企業整併與倒閉現象,許多廠商為因應快速變化的市場,紛紛採取策略性改變或組織調整等措施。全球調研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綠能事業處研究協理儲于超,在「LEDforum 2014」會中表示,亞洲尤其是中國製造廠的崛起,促使市場快速變化、帶動低價照明風潮,為產業帶來重大影響與變革。
集邦科技綠能事業處研究協理 儲于超 Photo Credit: LEDinside |
LED照明推動市場成長 替換性產品為主流
儲于超表示,亞洲市場價格競爭相當激烈,要維持快速高成長率極具難度,保守估計2014年全球LED封裝市場規模約為146億美元,至2018年的年複合成長率僅約3.2%。其中,LED照明應用為最大宗,2014年營收約48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12%,成為LED市場關鍵成長動能。
目前LED照明應用以球泡燈、燈管等替換性光源產品占比最高,LED封裝類型為因應需求,也以中功率為主流應用。針對原本聚焦高功率的歐美大廠,現積極尋求亞洲廠商ODM或OEM之趨勢,儲于超認為照明市場大局已定,廠商紛朝低價解決方案發展。
LED規格標準化規模生產 低價搶攻中低階市場
隨著低價照明時代來臨,廠商不斷推出更便宜的解決方案。儲于超分析廠商能夠採取低價的原因,包括規模經濟生產、全自動化生產,以及新營運模式出現等趨勢,使LED照明產品價格持續走低。
從LED封裝零組件市場來看,高階照明應用針對各產品種類,設計不同封裝以達最適化效果;中低階應用則是朝LED規格標準化發展,吸引中國、台灣和日韓廠商跟進,紛紛搶攻中低階市場,其中又以2835和3030規格最受廠商青睞。
台日韓LED廠聚焦於3030,搭配EMC支架為主要應用;2835則為中國LED廠商主力規格,藉由LED零組件標準化與規模生產壓低成本,性價比相當高。為與中國2835競爭,台廠將3030從原本1 W規格另開0.5 W規格,使3030市場數量為之提高。
自動化生產降低組裝成本五成 新營運模式衝擊市場
另一市場趨勢為導入全自動化產線。自2013下半年起,有些中國組裝大廠開始導入自動化生產線,能使組裝成本下降五成。然而,每家LED球泡燈或燈管規格、解決方案各有不同而無法標準化,加上導入自動化產線需要龐大資金,以致自動化難以迅速推行。照明產業大者恆大,大廠出貨數量愈來愈大、成本也愈趨降低。
中國廠商為因應低價化時代,積極推行許多新營運模式,例如透過電子商務通路,可解決LED照明產品售價過高問題。另外,像是透過中國零組件供應商串聯、共組LED照明聯盟的營運模式,依配合規格以量制價,也會對市場造成一定殺傷力。
中國廠商崛起所帶來的種種壓力,使LED產業面臨嚴峻考驗。接下來要在削價競爭的紅海中取得優勢,抑或尋找藍海投入利基或新興市場,均須審慎考量與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