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合肥彩虹藍光:重整旗鼓再出發

(文/LEDinside Amber)

14年的技術沉澱,既不急功近利,也不好高騖遠,曾經在晶片市場佔據重要一席的上海藍光科技有限公司已經把生產線全部轉移到安徽合肥基地。

「目前合肥基地46台MOCVD,今年7月份已經恢復生產,今年年底將會全部投產,屆時會達到每月24萬片。」合肥彩虹藍光科技有限公司營銷中心主任趙衛星接受LEDinside獨家專訪時表示。「合肥藍光的產品主要是以白光為主,藍綠光為輔,白光又以0.2W到0.5W的中功率為主。」

 

合肥彩虹藍光科技有限公司營銷中心主任趙衛星


2000年4月上海藍光成立,成為中國首家從事氮化鎵基LED外延片、晶片研發和產業化生產的企業,至今已擁有200餘項國家發明專利,其所積澱的生長外延片技術發展迅速。2007年7月16日,中國最大的彩色顯像管企業彩虹集團注資上海藍光1.3億元人民幣,彩虹集團在液晶玻璃基板、背光模組等領域縱向佈局產業鏈,並且與中國電視大廠有多年深入合作,這種潛在的優勢不言而喻。

有資本平台運作的外延晶片企業一般生命力較為頑強,例如現在中國大陸市場即使有的外延晶片企業規模小,但只要有上市公司的平台,一般都不會消失。而技術落後、管理效率、又沒有資本平台支撐的晶片企業終將會被淘汰,特別外延晶片逐漸步入寡頭競爭格局之後,企業的現金流顯得非常重要,如果現金流周轉不下去,也會面臨很大的經營風險。

「現在中國電子、彩虹集團對合肥藍光的發展定位比較清晰了,產、研、銷都集中在合肥基地。」趙衛星表示,除了集團對合肥藍光實實在在的現金支持,合肥當地政府也給出了優惠的政策支持。

而縱觀LED外延晶片的發展歷程,前期政府補貼造成的結構性產能過剩、競爭不平衡之後,LED晶片後續的發展最重要的還是依靠技術、創新、更好的商業模式。特別是在目前相對單一的商業模式下,不少外延晶片廠商對自身的產品定位並不清晰,一窩蜂上馬之後,緊接著紅海戰術就來了,如何在突圍中找到細縫中的藍海市場,成為日益關鍵的問題。

「合肥藍光研究的Thin Barrier技術可以解決大電流注入下光效下降的問題,可以大幅降低生產成本。」趙衛星對這一款拳頭技術自信十足,他舉例說明,合肥藍光有一款產品,規格為9*16mil,在150毫安驅動下,電壓不超過3.4伏,光效達到43流明。如此換算出來,這款晶片的電流密度相當於大功率產品的好幾倍,這也就意味著業界一直關注的晶片是否耐得了大電流的核心問題將得到解決。

「因為Thin Barrier技術的優勢所在,合肥藍光54片機的產能相當於69片機。」趙衛星進一步表示。「誰能把品質做穩定,誰能把成本降低,誰就獲得市場主動權。明年第一季度的業績將是今年第四季度的2倍,而明年二季度的業績將是明年一季度的1.5倍。藍光拓展市場的時間比較長,與客戶的關係網一直都在,所以我們有動力也有信心完成業績目標。」
 

RSS RSS     print 列印     mail 分享     announcements 線上投稿        
【免責聲明】
1、「LEDinside」包含的內容和資訊是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屬可靠之來源搜集,但這些分析和資訊並未經獨立核實。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上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資料、資訊、研究報告、產品價格等),力求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均只作為參考,您須對您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如有錯漏,請以各公司官方網站公佈為準。
【版權聲明】
「LEDinside」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屬於「LEDinside」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佈、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