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市場的年度科技研發界盛事「解密科技寶藏」,7月18日在台北市三創生活園區12樓登場,全場展出80項科技專案創新技術,包括光通訊、OLED照明、軟性面板、生技新藥、虛擬實境,蘊藏台灣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本年度由高雄開始展出,期間吸引超過4萬民眾及上千企業人士到場挖掘下世代的新商機。相關單位指出,台北這次的展期至7月28日,只有十一天,有興趣的產業人士與民眾,可以把握時間免費進場參觀。
「解密科技寶藏」由經濟部主辦,工研院策展,整合16個法人單位的科技專案研發成果。經濟部技術處羅達生副處長在開幕典禮致詞指出,台灣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在於跨領域、系統性的創新,「解密科技寶藏」正是建立一個跨領域的平台,呼應政府「以需求帶動創新,以創新驅動升級」政策,整合資源、資通訊、生技、精密機械等領域之科專技術成果,串連智慧化系統,進行科技加值跨界創新體驗設計及價值鏈整合,驅動應用研發創新,讓研發單位、產業、創意家及民眾都可以透過解密科技寶藏進行交流對話,繼而開創更多跨領域的創新應用。
羅達生指出,解密科技寶藏從2014年開始舉辦,累計參觀人數已有13萬人次,2016年解密科技寶藏進一步擴大在高雄及台北二地展出,6月在高雄期間展出已有4萬參觀人次,更有近1300位企業人士、17家外商、3國科技官員前來參觀,展現經濟部引領台灣產業轉型升級的能量。2016年「解密科技寶藏」共展出工研院、中科院、生技中心、石資中心、印研中心、自行車中心、車輛中心、金工中心、食品所、紡織所、船舶中心、塑膠中心、資策會、精機中心、鞋技中心、藥技中心等16家法人研發機構,所開發的科技專案成果。
「解密科技寶藏」台北場全展占地200坪,展出12項互動技術,68項技術元件或應用雛型,共80項科技專案成果,並以耳目一新的創意、互動方式展出前瞻技術,有別於傳統科技展的策展手法,例如:「聽音變形發光生物」結合工研院開發的可彎摺軟性OLED面板,以及金屬中心開發的記憶金屬,運用記憶金屬可形變的特性,帶動OLED面板上下開闔,並結合聲音召喚的闖關互動橋段,增加民眾看科技展的趣味性,企業人士也能從中看到研發法人的重要技術;此外,「聲紋蟲培養皿」、「能源柱」、「異次元光橋」等。
「解密科技寶藏」以明日實驗室為主題,設有生物實驗室、資源實驗室、通訊實驗室以及科技美學。且配合7月畢業季,「解密科技寶藏」特別規劃「明日實驗室」奇想博士徵才的虛擬故事情節,隨著體驗技術的種類與多寡,在看展尾聲,由系統決定參觀者適合的角色任務,有實驗室霸主、墾拓員、解碼師、副實習生等數十種趣味的虛擬職務,增加參觀者角色養成的趣味感。
展場資訊:
展期:2016年7月18日~7月28日(免費參觀)
地點:台北市三創生活園區12樓
(台北市中正區市民大道三段2號12樓)
開放時間:週一到週日 11:00~19:00
解密科技寶藏展覽官方網站
解密科技寶藏互動展件說明
聽音變形發光生物(工研院+金屬中心)
工研院可彎摺的軟性OLED加上金屬中心開發的記憶金屬,組合成可以上下開闔的「發光生物」,觀眾發出正確音頻,才能破關喚醒「發光生物」
聲紋蟲培養皿(中科院+紡織所)
聲紋蟲培養皿結合中科院開發的「雷射光斑絕對定位技術」,以及紡織所研發的「織物開關。體驗民眾利用手邊的任何物品經由雷射掃描材質紋理,掃描成功後,「聲紋蟲」就會出現在鋪有織物開關的培養皿中,因織物開關具有導電特性,可以讓培養皿變成大型的觸控布幕,民眾拍打布幕,聲紋蟲就會消失。
能源柱(工研院)
本互動展品結合工研院開發的體溫發電「獵能技術」,以及新世代OLED照明燈片。民眾搓熱掌心,就能用體溫發電,驅動由超薄OLED自然光照明燈片所點亮的能源柱。
異次元光橋(工研院)
這項互動展件是運用工研院開發的可見光通訊,體驗民眾將光照射到牆面,完成三角連線,即可在牆面上看到奇想博士的影像。
其技術原理是將可見光通訊模組裝置在LED燈具上,透過照明的光提供約60 Mbps傳輸容量,以提供觀看高畫質影片等寬頻上網的服務,使得LED燈具兼具節能照明與智慧通訊的特色,可達到室內定位功能,提供室內導航、服務人員位置管理、與手機結合達到賣場定位服務等商業應用。
解密科技寶藏亮點技術搶先看
光斑絕對身分識別及導覽系統(中科院)
中科院開發雷射光斑絕對定位技術,利用雷射光束均勻照射物面,取得物面三維紋理之雷射光斑影像,此雷射光斑影像可以一對一對應於被照面之三維特徵面,由於三維物面紋理分佈都是唯一,因此每張光斑影像也都是唯一,可作為絕對識別標的。以不變形光斑取像技術及精密圖形比對定位技術為核心延伸相關技術,開發無法複製身分識別模組,精進國內消費性電子產業的技術層次,升級產業自主性與國際競爭力。
不變形雷射光斑識別技術可應用於無法複製、仿冒之光斑身分識別系統。例如、名牌包包光斑認證系統,讓仿冒包包無法遁形、開發酒瓶、陶瓷精品之光斑身分識別系統,讓猖獗之假酒、仿冒精品消失以及開發光斑鑰匙識別器,應用於高級汽車之防盜系統。
織物開關(紡織所)
本技術為一種將常見的電源開關紡織化的技術,利用導電性纖維和非導電纖維以特殊的紡織編織技術,開發出各種電路圖案的織物結構,當導電纖維區塊與人體皮膚接觸,將會產生電位變化,此變化能觸發改變電路連結路徑,進而激活開關。另藉由織物型態的開關與電子應用產品介面相互融合,亦能提供更佳人性化的產品。織物開關採用特殊的一體織造方式製作,使得本織物開關存在較少的變異性和更高的穩定性。
深層海水海療體驗與健康管理服務平台(石資中心)
深層海水是台灣東部一項特有的自然資源,位於花蓮吉安的財團法人石資中心整合國內既有設備與系統,並運用深層海水的高礦物質特性,開發深層海水海療體驗與健康管理服務平台,將單純的食品級原料應用提升為可「預防與維持健康」的體驗服務產業。石資中心建立自有之礦物質調控資料庫,同時整合國內相關設備零組件,完成開發自有設備與模組化系統,將深層海水應用原料放大為工業級量產規模,不僅幫助上游業者降低對國外技術的依賴度,也提供生產低成本、高穩定性的客製化深層海水礦物質原料。
為擴大深層海水利用範疇,增進產業利用效益,石資中心結合學界研究能量,積極運用深層海水鹽度與高礦物質等特性,進行健康促進等相關基礎研究與利用,並結合健康管理PC系統,開發深層海水海療體驗服務系統,讓民眾都能透過體驗,達到健康維繫或促進的目的。未來,更將與行動通訊、旅遊及醫療產業結合,建立完整的健康旅遊服務平台,為東部產業帶來「觀光加值,開創新局」的產業願景。
「電輔式手搖自行車技術」(自行車中心)
為針對身障朋友設計的自行車,自行車研發中心自99年開始投入手搖自行車研發,歷經4代產品沿革,持續改良精進其結構、功能,從純手動演進到電輔式,進一步朝向輕量化、可折疊邁進,最後再整合避震功能大幅提高騎乘的舒適度與安全性。
「電輔式手搖自行車技術」可提供騎乘者依使用喜好設定操作模式,藉由人因工程與生物力學模擬分析結果的輔助,分析使用狀況、車體尺寸設計參數與人因生物力學之關連性,規劃符合身障者騎姿的人因尺寸與車架結構,提高產品地形環境之適用範圍,並考慮到乘坐的舒適性與耐久性,擴大產品使用族群,提昇產品使用之親和力與產品成熟度,增加產品競爭力及附加價值,使產品設計層次更加精進。
食物乾燥機(工研院)
食物乾燥機運用工研院開發的獨特中空纖維材料,將乾燥、乾淨的空氣引入食物乾燥機,用以烘乾箱內食物。中空纖維原本應用在工業用除濕機,因此可以快速吸附空氣水份,用在烘乾食物,可以在常溫下創造快速乾燥的效果,利於保留食品營養素,且耗能較低,比市面乾燥機至少省下1/3電力,讓使用者享受在家DIY食品的安心與樂趣。
救災型氣體偵測器(工研院)
不明氣體外洩往往會引起重大工安事件。工研院研發的「救災型氣體偵測器」,三秒鐘就能測出周遭環境有什麼氣體,以利快速應變處理。其原理是氣體會吸收紅外光,不同的氣體有不同的紅外光吸收光譜,就像是指紋一樣。只要儀器發出紅外光穿越氣體,再分析哪些波長被吸收,就能判斷出儀器偵測到何種氣體。
工研院「氣態紅外光譜自動定性定量技術」,目前已可同時鑑定380種以上的不同氣體。三秒鐘就能自動解析鑑定環境中出現哪幾種氣體,未來可以運用在緊急應變危害性氣體監測。就像是警探運用數位指紋資料庫比對嫌犯身分,快速鎖定目標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