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從消費性電子大廠Sony六月份在北美所發表的CLEDIS顯示屏之後,小間距LED顯示屏結合Micro LED技術的結合廣受市場矚目。然而,LED微縮面臨成本偏高與波長均一度不同的挑戰。
現階段小間距 LED 顯示屏應用在室內100吋~150吋已經漸趨成熟。但以目前技術來說,PLCC的LED封裝體的縮小尺寸極限約在0505(mm)。若想要進一步做到100吋以下的小間距LED顯示屏,LED微縮就面臨了成本與波長均一度的挑戰。目前一般藍光波長均勻性的量產水準是5~12nm,而小間距LED的波長均一度目標是3~4nm。另外,當LED封裝體的尺寸持續縮小時,為了避免打線造成體積增加,紅光 LED 需從垂直(Vertical)改成覆晶(flip chip)形式,成本甚至超過藍光LED和綠光LED在小間距顯示屏的成本總和達一倍之多。
LED磊晶大廠晶電 (Epistar) 突破限制的做法,便是結合CSP和量子點(QD)技術,透過量子點光轉換,解決藍綠光LED波長均勻性不佳,以及紅光LED覆晶昂貴的問題。晶電的量子點小間距LED,封裝體尺寸可做到0303甚至0202(mm),點距(pitch)達到0.5 mm以下。以解析度的業界標準而言,這樣的LED封裝體,甚至可做到60吋以下的小顯示器,可望大幅打開小間距 LED 顯示屏的應用範圍。
LEDinside主辦的LEDforum 2016,將在2016年9月30日於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次研討會有幸邀請到晶電研發中心副總經理謝明勳先生與大家分享他對量子點創新技術在小間距顯示屏應用的見解與展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