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面板廠 LCD 產能大開還不夠 京東方、和輝急布 OLED 產線

隨著技術日漸成熟,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面板日漸受到重視,下世代 iPhone 將採用 OLED 螢幕更引爆這波 OLED 面板擴產潮,除了原本早早在 OLED 布下重兵的兩大韓廠,有富爸爸加持的夏普同樣有意爭搶,而近年來崛起的中國面板廠,除了大開 LCD 產能,OLED 也沒打算放過,積極投資 AMOLED 產線。
 

中國廠不只大開 10.5 代、11 代高世代 TFT-LCD 產線,新興 OLED 技術同樣沒想放過。中國本土面板廠布局 OLED 主要以主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為主,面板大廠京東方 30 日晚間公告,28 日已與四川省第二大城綿陽市簽訂《第六代柔性 AMOLED 生產線項目投資框架協議》,將在綿陽市設立公司,據公告,註冊資本額將在 260 億人民幣,官方預期最晚將於 2017 第二季正式開工,並於 2019 年正式投產,初步規劃將鎖定高階中小尺寸可撓式 AMOLED 產品應用。

京東方在 AMOLED 布局不只這一樁,今年 2 月宣告成都 6 代線廠二期專案簽約,估計總投資額達 465 億人民幣,為京東方集團有史來最大一筆投資,官方預計一期、二期相繼在 2017 年與 2018 年第二季投產,瞄準可撓式 AMOLED 中小尺寸面板,最終總產能要達每月 4.8 萬片玻璃基板,力求應用於高階智慧型手機與穿戴式裝置。

京東方鄂爾多斯 2011 年新建的 5.5 代產線,當初 AMOLED 產能配置為 0.4 萬片,但截至今年 6 月才傳出小批量生產硬式 AMOLED 面板,發展可說走的緩慢。加上成都 6 代線兩條、綿陽 6 代線一條,未來京東方 OLED 產線可能上看四條。

中國較早投入 AMOLED 的和輝光電,在 2014 年已開始量產硬式 AMOLED,成為早期少數打破韓廠壟斷成功生產 AMOLED 面板的廠商,和輝上海 4.5 代線廠 AMOLED 月產能約 1.5 萬片玻璃基板,並計畫在上海廠轉進可撓式 AMOLED 面板生產,產能預計在 2017 年第二季開出,今年 9 月和輝也宣布砸下 272.78 億人民幣,興建 6 代 AMOLED 廠房,預定 2018 年底試產、2019 年量產,規劃月產能 3 萬片玻璃基板,同樣瞄準中小尺寸面板。

韓廠布局深遠、夏普力求突圍

相較於剛起步的中國廠,韓國三星 Display、LG Display 兩大廠商布局十年之久才成功量產可撓式 OLED 面板,築起堅實的技術壁壘,三星目前在中小型 OLED 面板市占高達九成以上,三星與 LGD 擬積極擴產,就連生產 OLED 最難取得的關鍵製程設備機台,三星早已向幾近獨佔的設備商 Canon Tokki 包下大量訂單,據悉,一台 OLED 關鍵濺渡機台一年產量只有三、四台。

有鴻海加持下的夏普,在今年 3 月也宣布將投注總額 2,000 億日圓發展 OLED 面板事業,並於 9 月日本大阪堺工廠、三重縣多氣町廠設立多條 OLED 面板試產生產線。

相較日、韓、中國廠商競相布局,台灣在 OLED 發展腳步顯得緩慢許多,即便友達也是早期 OLED 量產前段班面板廠,集中火力於中小尺寸精品市場、走圓形切割差異化路線,並預計於 2017 年量產可撓式 AMOLED,但產能仍小,且還未有大規模 OLED 投資計畫。

今年 8 月台灣政府才宣布要投資千億新台幣,成立軟性 AMOLED 聯盟,但看來整合仍困難重重。當韓國廠商築起技術高牆、中國廠商大舉進逼,在 OLED 一戰我們準備好了嗎?

 

(合作媒體:科技新報)

RSS RSS     print 列印     mail 分享     announcements 線上投稿        
【免責聲明】
1、「LEDinside」包含的內容和資訊是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屬可靠之來源搜集,但這些分析和資訊並未經獨立核實。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上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資料、資訊、研究報告、產品價格等),力求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均只作為參考,您須對您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如有錯漏,請以各公司官方網站公佈為準。
【版權聲明】
「LEDinside」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屬於「LEDinside」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佈、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