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植物工廠可以藉由調整 LED 燈光、水分與營養劑,提供植物適合的生長環境,對於氣候不適合葉菜生長與土地受限的國家,植物工廠是農業的選項之一。而對於英國,面對脫歐後攀升的菜價,廣設植物工廠將可以解決此問題。
根據英國環境、食物及鄉村事務部的報告,在 2016 年,外國種植的蔬菜就占英國蔬菜總提供量的 46%,每日進口量查達 6,500 公噸,多數從西班牙及荷蘭進口,英國脫歐將會面臨菜價上漲。
而英國在脫歐前就已經試圖利用科技來種植植物,讓農業不再依照氣候與土地。2015 年英國將二戰的防空洞變成植物工廠,利用 LED 照明與營養劑,水用量也減少 30%,並電腦控制燈光、溫度、養分與空氣流通,將人力節省到最低。
LED 光可針對不同作物調配不同光譜,能加速生長速度與營養價值,並降低環境與蟲害的干擾,對於受限於土地與氣候的國家,植物工廠具有發展潛力。今年四月,台灣的植物工廠源鮮農業也將進駐英國,預計在英國約克郡(York)的國家農業食品創新園區開設實驗廠,預計每日能產出 50 公斤的蔬菜。
根據中央社的報導,源鮮集團董事長蔡文清指出,量產廠將於年底完工,屆時預估將日產 10 公噸,以多項萵苣為主力,盼以台灣的獨門配方,讓英國人的沙拉碗更為豐富。
源鮮農業在桃園的智慧農場才在本月初盛大開幕,具有高 10 公尺、共 14 層的植物架,占地 800 坪,每天可生產 1.6 公噸的蔬菜,而栽種蔬菜種類也超過 30 種,其中包含冰花、芝麻葉等高經濟作物。
不過植物工廠所面對的挑戰還很多,植物生長燈所需光譜範圍為 400nm 到 700nm,介於藍光到紅光之間,廠商需要不斷調整植栽照光光譜、營養劑和溫度,才能通整出最佳的栽種參數,植物攻廠的研發歷程久。除了研究經費與時間,LED 植物工廠成本也高,大部分廠商仍是虧損狀態,目前大多廠商會結合觀光,或是與飯店、批發廠合作,如何維持農業生計與增加植物產量,都是各家需要面對的問題。(文/DaisyC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