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廠商紛紛公佈5月業績單,並發表對今年營運的看法,整體趨勢朝正面發展。其中,宏齊鼎元表現同樣出色,宏齊在新廠助攻,加上顯示螢幕訂單等因素帶動之下,第3季表現有機會看漲;鼎元則受到擴產,以及感測元件出貨強勁等,營運快速成長。
宏齊2017年營運寫下近年最佳表現後,2018年持續加溫。宏齊指出,去年在大陸合資的新廠已陸續投入生產,第3季在消費性電子及顯示螢幕訂單旺季帶動下,營運將比第2季還要好。
宏齊持續展現轉型後帶來的效益,2017年順利轉虧為盈,全年每股淨利新台幣1.12元,是近三年最佳。在新產能開啟推動,加上紅外線產品有望成長,公司對2018年業績樂觀看待。
宏齊指出,2017年和中國LED業者合資成立廣州鴻齊,宏齊持有超過五成股權。在該子公司成立後,2018年4月開始小量生產出貨,目前出貨量仍不大,單月出貨金額約新臺幣1千萬元左右。
宏齊透露,廣州鴻齊目前還在第一階段小量投入產生,第二階段產能設備已開始進駐,希望今年底前該廠單月出貨金額能達3千萬元,並跨過損益平衡點。
宏齊認為,第2季營運大致與第1季持平,但與公司年初預期有些落差,主要受到部分訂單遞延影響,目前看來,這些遞延訂單第3季可望陸續進來,對第3季營運持樂觀看法。
展望後續市場,宏齊表示,目前包括筆記型電腦、電競相關產品、辦公室事務機、掌上型裝置等,公司都列為消費性產品,大約佔營收五成;另外,顯示螢幕目前則大約三到四成,兩大類產品已經佔了宏齊約九成營運比重。
目前看來,第3季消費性電子相關出貨相對樂觀;顯示螢幕則維持平穩,但成長力道比起消費性電子來說比較弱,不過整體而言,第3季營運可望明顯優於第2季。
此外,鼎元公佈5月獲利自結數,單月獲利4800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9%,每股稅後淨利達0.16元,已經超過第1季獲利0.03元和去年上半年的0.14元。
鼎元在感測元件產能滿載,加上下半年有新產能投入激勵之下,法人估計鼎元今年每股盈餘可望達到2元。
鼎元感測新廠總計投資12到13億元,是歷年來單一廠房最大投資,感測元件相關營收可望在新廠加入下,挑戰60到70%,有望逐漸脫離LED產業價格戰,新廠第一階段設備產能將達3萬片6英寸磊晶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