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5個品牌,40款產品,這是截至2021年12月30日(非完全統計),Mini LED背光產品的陣容,覆蓋電視、顯示器、筆電、平板等各種消費/商用電子終端,且大多數是2021年的新品,陣容相比2020年豪華了許多,尤其是IT應用。不過,眾多大品牌的入局也還沒能推動Mini LED背光產品的放量,2021年的Mini LED背光市場依舊停留在量產的前夜。
即便如此,Mini LED玩家看好並且押寶Mini LED的初心也沒有改變。在不少大品牌2022年的新品發布計畫裡,Mini LED背光產品依然是重頭戲,比如三星、TCL。其中,三星在CES 2022年展會上推出了89/101/110吋的Mini LED背光電視新品;TCL也於近日發布了涵蓋65/75/85/98吋的三款QD-Mini LED背光智屏,重點是售價親民了不少。
老玩家秣馬厲兵的同時,新玩家也躍躍欲試。國際大品牌Sony也於今年1月首推4K/8K兩款Mini LED背光電視;隨後,酷冷至尊(Cooler Master)也在2月推出了旗下首款Mini LED背光顯示器,正式加入Mini LED背光品牌大營。相信還有更多的品牌正在路上。
產品出貨量方面,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預估,2021年Mini LED背光電視出貨量為210萬台,2022年出貨量將挑戰450萬台。再看顯示器,2021年Mini LED背光液晶顯示器的出貨量預估為5.1萬台,2022年出貨量將提升至6.5萬台。
晶片廠布局方向明確,擴產步伐有序
從玩家數量和產品出貨量的角度來看,Mini LED背光需求仍是可以期待的。眼下,多數品牌對於推廣Mini LED背光產品的態度依舊保持積極,而供應鏈的熱情也持續高漲。從Mini LED晶片端的動態來看,廠商佈局的方向明確、擴產的步伐有序。
2021年,富采、三安光電、華燦光電、兆馳股份、澳洋順昌光電、聚燦光電、乾照光电、ams OSRAM等晶片相關上市企業均加大對Mini LED領域的投資,並穩步地推進Mini LED背光、RGB直顯相關的擴產計劃或項目。
其中,富采2021年Mini LED產能提升至20%以上,Mini LED營收占比達30%左右,成為其業績成長的主要動能之一;三安湖北Mini/Micro LED基地在6月份正式投產運行,產能穩步釋放,Mini LED晶片出貨量與終端品牌產品出貨量同步逐月遞增;華燦光電上半年完成Mini LED擴產計劃的50%,上半年Mini LED晶片銷量與同期相比大幅上漲140%。
縱觀晶片端,各廠商產能釋放效應在2021年逐步顯現,投資也逐漸轉換成業績增長的動能,Mini LED「火力值」up。展望2022年,市場擴產的驅動力仍在,兩岸Mini LED晶片主力軍將繼續往前跑。
近日,富采董事長李秉傑透露,晶電正在中國建立相當於30萬片4吋晶圓年產能的Mini LED晶片生產線,以滿足當地客戶的需求,生產線將於2022年第二季開始投入營運。
其實,在本月初,晶電董事長范進雍已透露了今年的擴產計劃。他表示,現有Mini LED產能仍不足,今年將啟動兩岸擴產,以應對不同客戶的需求,預估2022年Mini LED產能占總產能的比重將提升至30%-40%。其中,4吋Mini LED背光晶片月產能將從2021年的100萬片增加至2022年的150萬片。
中國方面,兆馳股份17日宣布與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署了投資協議,計劃投資50億人民幣建設Mini LED晶片和RGB小間距LED顯示模組項目。其中,約25億人民幣擬采購52腔MOCVD設備及相應產能晶片及配套設備,用於生產氮化鎵Mini LED晶片。
乾照光电日前也順利完成了15億人民幣的融資。按照計劃,本次募集資金大部分將用於建設Mini/Micro、高光效LED晶片研發及製造項目,有機會在今年開始釋放新產能。而據LEDinside了解,乾照光电目前擁有Mini LED背光產能約400KK/月,產能利用率大概為80%,今年背光產能預計擴充至1500KK/月。
值得關注的是,在本次定增中,海信視像「頂格」獲配6200萬股,獲配金額4.96億人民幣。也就是說,發行股份登記完成後,海信視像將正式成為乾照光电的重要戰略股東,持股6.93%。由此也可以推測,做為Mini LED背光終端品牌陣列的一大重要成員,海信正在擴大Mini/Micro LED產業布局。而在海信的力挺之下,乾照光电在Mini LED賽道上也將加速。
除了兆馳股份、乾照光电之外,三安光電、華燦光電、澳洋順昌光電、聚燦光電、華引芯等廠商今年都有擴產的計劃。根據LEDinside調研資料以及公開消息顯示,目前8大晶片廠商在Mini LED領域的布局進展和相關計劃如下:
晶片效率良率齊升,加速降本在望
單從擴產計劃和營收目標來看,Mini LED背光發展之旅令人激動不已。但需要注意的是,因成本居高不下,Mini LED背光產業仍面臨來自資本市場和消費市場的質疑,所以當務之急是降本。
可喜的是,品牌端的TCL已經吹響了降本的號角。以2021年TCL C12量子點Mini LED智慧螢幕為例,65/75吋的售價分別是12,999人民幣、16,999人民幣,而今年升級版C12E對應尺寸的價格則分別是11,999人民幣、14,999人民幣。顯然,新品的性價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整機成本開始呈現出下降的趨勢,這其實也意味著供應鏈的努力有了成效。同樣從晶片端來看,廠商在近兩年的時間裡持續尋求突破,也已經逐步攻克了一些技術難點,實現晶片效率和良率齊升,並推動上游環節生產成本的下降。
就在幾日前,富采透露Mini LED製程問題已經解決,生產效率和良率均有所提升。中國晶片廠商在技術上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為了更好地管控成本,廠商多從提升晶片光效、增大晶片發光角度、提高混光一致性等方面著手。
據LEDinside訪談得知,以Mini LED背光為重點發展方向的澳洋順昌光電正從外延結構、波長集中性、晶片微小化和大發光角度等全面提升產品的綜合性能。
外延結構部分,澳洋順昌光電針對Mini LED在小電流下的使用特性,開發更佳的WPE與更高波長集中性的對應結構。同時,基於在Mini LED微小尺寸晶片製作方面累積的經驗,透過設計、優化研磨、劃片、劈裂等條件,大大提高整體的良率和成本上的優勢。
澳洋順昌光電還指出,對於背光模組設計,晶片的出光角度決定了晶片的使用量,同時大光角也有助於提高背光源混光的均勻性。於是,澳洋順昌光電透過優化晶片光學結構設計,增大發光角度,進而增加側面出光,滿足客戶對大角度出光的需求。
華引芯的突破針對晶片和封裝兩個環節,目前已實現Mini LED晶片大廣角設計及耐多次回流封裝設計,並透過光源角度優化光學分布,膜材及輔料成本降低了約10%。此外,華引芯採用去QD膜方案的白光封裝技術,在模組成本上擁有10%左右的優勢空間。
兆馳半導體也通過技術革新,大幅提升在小電流密度下的光效和晶片的發光角度,同時顯著改善產品的可焊性和可靠性,產品的綜合性能和品質已可滿足客戶的需求。並且,兆馳半導體通過生產製造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升級以及高效率的營運管控,顯著提升價格競爭優勢。
寫在最後
降本之外,Mini LED背光技術的量產還在於兩大同樣重要的因素:統一的產品規格和規模化的生產能力,這一點其實早已是行業的共識。
2020年,瑞豐光電CTO裴小明就曾在TrendForce集邦諮詢新型顯示產業研討會上提到,Mini LED的量產,技術路線的確認和解決方案的協同很重要,性價比是根本,標準化是關鍵,規模化是出路,產業高度集中競合是基礎,同時輔之以客制差異化。
回顧近一兩年,產業鏈各環節正是朝向這個方向推進Mini LED大規模商用化的進程。做為供應鏈前端的重要一環,Mini LED晶片廠商也正在用行動證明Mini LED背光技術推得動。
華引芯認為,Mini LED背光產業今年將進入批量導產階段,並以商業顯示及車載顯示為優先市場。澳洋順昌光電則表示,隨著有關效率和直通率的逐步提高,加上後端製程減燈珠和相關驅動方案的推出,預計今年Q3-Q4整體系統成本的降幅大約為5%-10%。
縱觀整個產業生態,終端需求一直都在,而Mini LED雖未達預期,卻也不負眾望。基於Mini LED背光產業漸趨成熟和完善的產業生態,隨著廠商研發投入的持續增加、產能規模的逐步擴大以及標準化程度的不斷提升,Mini LED背光產品將加快走向大眾消費市場。
(文:LEDinside Jan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