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日,華引芯發表了全新自研0.4英吋Micro LED模組。該模組集成了129,600個像素點,最小晶片單元尺寸及像素間距為18μm,擁有480×270解析度,超過25,000cd/㎡的亮度及100,000:1的對比度,適用於AR、汽車抬頭顯示(HUD)、智慧光源顯示等領域。
華引芯介紹,相比採用約2萬顆Mini LED燈珠的高階Mini LED顯示模組,本次其推出的Micro LED模組擁有129,600個可單獨驅動的像素點,實現了像素級控光效果,比Mini LED的分區背光控制更加直接和純粹。
總的來說,華引芯這款0.4英吋Micro LED產品以更小、更薄、更柔為特點,在AR眼鏡、汽車抬頭顯示及智慧顯示方面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華引芯正在為迎接元宇宙時代的到來而做充分的準備。
元宇宙涉及的產業多、影響的範圍廣,當下可謂無人不知元宇宙這一概念,而在這一新興產業持續孵化之際,各種消費終端的沉浸式顯示革新也悄然展開,做為下一代終極顯示技術的Micro LED則成為了呼聲最高的解決方案之一。
LEDinside稍早在《元宇宙火了,Micro LED機會來了》一文中便提到,Micro LED產業鏈企業在AR/VR設備領域的動作十分頻繁,玩家陣容正在持續擴大,包括華引芯在內的LED晶片廠商均在積極搶進,旨在能夠搶占先機,並在未來分一杯羹。
但且不說元宇宙產業尚未成熟,Micro LED技術自身的商業化之路也還布滿荊棘,其中最大的問題就包括晶片效率低下、巨量轉移難、全彩化顯示不易。不過,在全球玩家的共推之下,相關問題雖尚未完全解決,但也算有所突破,讓產業鏈看到了一絲希望。
據LEDinside之前訪談了解,華引芯針對Micro LED產業難題有著較為全面的認識並已開始「對症下藥」,例如晶片效率問題。
華引芯指出,EQE是指發射到外部的光子數與流過結的載流子數目之比,EQE越大,LED發光效率越高。而解決Micro LED的發光效率問題,是實現大規模量產的基礎。Micro LED尺寸小,在大螢幕上受到比較嚴重的側壁效應影響,各種側壁缺陷主要在蝕刻過程中出現,這些缺陷會導致非輻射複合。在低電流密度下,Micro LED的效率將非常低下。對此,華引芯認為可以透過優化LED晶片結構設計、改善製程流程等來減少側壁效應,進而提升EQE。
本次推出的Micro LED新品,華引芯就採用了Die-to-Wafer Bonding轉移方案,並透過新型LED晶片結構設計及改進製程等方法提升了晶片的EQE,產品良率及性能得到顯著的提升。此外,華引芯從晶片到封裝再到模組的所有環節都是自主設計製造,有助於其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可靠性,進而幫助控製成本,有望推動Micro LED的量產進程。
可見,華引芯在Micro LED微顯示領域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後續落地應用值得期待。不過,華引芯也提到,目前Micro LED技術仍然面臨一些技術壁壘,除了晶片效率、巨量轉移及全彩化之外,電源驅動、背板、檢測與修復技術等方面也還未達到量產的水平,因此,Micro LED的量產還需靠全產業鏈的共同推動。(LEDinside Janice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