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球顯示技術盛會 2022 SID 顯示週(Display Week)將於今(10 日)至 12 日登場,友達將攜手錼創發展 Micro LED 車載技術,群創亦首次發表數位畫廊顯示器及複合式旋鈕結合觸控車用顯示器,展示顯示技術成為場域應用的核心。
友達
友達將攜手錼創科技發展 Micro LED 技術,已陸續完成 12.1 吋駕駛儀表板與 9.4 吋柔性雙曲面中控儀表板開發,今年更將卷軸式、彈性可拉伸式、以及透明等多元形態的 Micro LED 全面導入智慧車艙。
▲ 友達攜手錼創將多元形態的 Micro LED 全面導入智慧車艙。(Source:友達)
友達全球第一座 14.6 吋卷軸式可收納 Micro LED 顯示器,以 2K 高畫質解析度和 40mm 的收納曲率半徑,將車艙搖身一變為影音娛樂中心,乘車者可依空間需求收納螢幕,完美利用車內空間。
另外,友達也展出 AmLED 技術在車載面板的完美應用,包括全球第一座前座 30 吋 AmLED 大型曲面顯示器搭配超大尺寸內嵌式觸控技術(LTDI),以自有全貼合生產技術,實現超低反射率。此外,AmLED 提供省電、高亮度、高信賴性、高畫質與車艙內一體黑等優點,為電動車與大尺寸車艙顯示器最佳方案。
22 吋 AmLED 曲面副駕駛影音娛樂顯示器,整合友達自行開發的可調控防窺技術,在副駕享有影音娛樂、購物及隱私的同時,可防止駕駛人注意力被分散,保持行車安全。而可調控防窺技術亦支援可客製化可分區主動防窺應用,讓車廠為駕駛者提供嶄新體驗。
醫療應用方面,不同於非晶矽(a-Si)技術為主流的 TFT-X 光影像感測器大多應用在靜態 X 光攝影,友達最新 IGZO TFT-X 光動靜態兩用感測器擁有 140µm 畫素間距以及 3,070×3,072 解析度,其超低漏電、高遷移率的優異特性,以及高感測器光靈敏度、低影像雜訊等特質,可運用在較高階的胸腔攝影、血管造影、乳房攝影等,更精準地判定病灶。
錼創
錼創今年 SID 顯示週展出大型顯示看板、車用領域與消費性電子產品區。首先是位於攤位門口的 PixeLED Matrix 無縫拼接大型顯示看板,以接近無限大的對比度,116 % NTSC 的廣色域與 2,000 nits 的亮度,0.43mm 的畫素大小能讓觀賞距離縮短至 1 公尺仍無顆粒感的視覺體驗,打破一般大型看板的限制。
車用區域部分,首次亮相 9.38 吋透明 MicroLED 顯示器,穿透率提升至 65%~70%;其次是全新的 11.6 吋 24:9 的 2.5K 高解析度車用 Micro LED 顯示器,能滿足車用顯示器往更大尺寸的需求;除此之外,1.58 吋的被動式方形 Micro LED 顯示器不僅能使用於穿戴裝置,也能在車載空間提供更佳的功能小視窗。
▲ 9.38 吋透明 Micro LED 顯示器。(Source:錼創)
展場中有一獨立展示區,展出全球規格最佳的 0.49 吋 4,536 ppi,FHD (1920×1080) 超高解析度的全彩 µ-PixeLED 顯示器,讓觀賞者現場體驗AR眼鏡的使用情境。
群創
群創首次發表的數位畫廊(Inno-Gallery),利用特殊的抗眩光層搭配抗反射層,打造紙張般的低鏡面反射與高散射特性,有效降低環境光對作品產生的反射干擾,在明亮環境下仍可清晰呈現畫作的豐富色彩與細膩質感。此外,藉由結合觸控功能,可自由切換多幅藝術創作,可一次飽覽美術博物館的典藏藝術大展。
▲ 數位畫廊(Inno-Gallery)顯示器。(Source:群創)
另外,光澤擬真(Kirameki)顯示器,突破 2D 顯示器限制,搭配獨步全球的 N3D 技術,重現貼近真實世界中,物體在不同光源與角度下,表面所呈現不同的光澤紋理,無論是鑽石的閃耀光澤或是絲綢質感,皆能貼近真實呈現商品樣貌。
▲ 光澤擬真(Kirameki)顯示器。(Source:群創)
群創也領先業界首次展出的複合式旋鈕結合觸控車用顯示器,開創整合旋鈕與觸控面板的中控台設計,駕駛可同時享有觸控與傳統旋鈕的直覺操作介面,搭配現行的觸控面板 IC,即可達到旋鈕操作偵測。此外,旋鈕可直接貼合於玻璃表面,蓋板玻璃因無需破孔,顯示器模組具備高強度撞擊耐受性,不會有撞擊後玻璃碎屑噴濺的問題,透過辨識正轉反轉的編碼設計,即使穿戴厚手套也可操作旋鈕。
12.3 吋低反射一體黑顯示器,領先業界導入全球最低 LCD 超低反射率,小於 0.5%技術,可減低因外界強光或顯示資訊反射所造成駕駛眼睛不適或視覺干擾,有效提升安全與舒適的駕馭環境。另外,視角可調式車用顯示器以安全駕馭觀點出發,副駕乘客觀看娛樂系統時,可將顯示器切換為共享或隱私模式,避免駕駛分心觀看。
最後是群創獨家開發的次世代智慧多區防窺顯示器,除具備主動式動態切換分享與防窺功能外,更具有區域性調光功能,可達到多區防窺的效果,並能整合共享與防窺螢幕的需求,提高開放性空間如大眾運輸、提款機、機上車用娛樂系統等個人螢幕的隱私性。
(本文由 科技新報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友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