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新產品、合作案齊發,全面盤點上半年全球 Micro LED 廠商動態

做為終極顯示技術的 Micro LED,發展態勢不容小視,尤其是在大型顯示器方面的應用,多家廠商開始超前布局消費端市場,帶來 Micro LED 家用顯示產品,且價格開始下探,其發展速度之快,超乎預期。


 

顯示巨頭三星帶來 110 英吋 Micro LED 電視,首批預約銷售一空。中國廠商雷曼從去年開始進軍 Micro LED 家用市場,發布雷曼巨幕產品,目前已有 108 到 163 英吋四種尺寸,同樣是積極推出產品的中國廠商利亞德,也在 6 月發布最新 Micro LED 顯示產品黑鑽系列(LEYARD DIAMOND)。

而在微型顯示領域,更多消費終端品牌開始導入 Micro LED 做為最新 AR 眼鏡產品的顯示技術,基於 Micro LED 技術的 AR 設備加速進入大眾視野。

Micro LED 新品動態

由於 LED 全產業鏈的努力,Micro LED 性能持續提升,成本不斷下降,因此 Micro LED 新品持續增加,初步統計,上半年約有 6 款 Micro LED 終端新品問世。憑藉功耗低、亮度高、對比度高、壽命長、反應速度快等特點,Micro LED 擁有豐富的應用場景。從統計表格中可觀察到,Micro LED 技術的應用範圍正在逐漸擴大,除常見的 LED 拼接式顯示螢幕和會議一體機等商用大型顯示螢幕外,Micro LED 還逐漸向消費級電視、AR 智慧眼鏡等領域滲透。

在電視的部分,前述的三星、利亞德、雷曼正在超前部署 Micro LED 消費級電視市場,並進一步推動產品價格的下降。據透露,三星在上半年發售 110 英吋 Micro LED 電視後,已開始著手 89、101、114 英吋 Micro LED 電視的生產,89 英吋產品有望年底發售。

在 AR 智慧眼鏡方面,OPPO 的 Micro LED AR 輔助現實智慧眼鏡於 3 月 3 日正式限量開售。tooz 在去年首款 Micro LED AR 智慧眼鏡 ESSNZ One 的基礎上,又於今年上半年發布應用單綠光 Micro LED 技術的 AR 處方眼鏡 ESSNZ Berlin。

而 Mojo Vision 的全球首款Micro LED智慧隱形眼鏡 Mojo Lens,已在今年 7 月成功完成入眼測試,並得到較好的使用回饋。

曾經被認為發展遙不可及的 Micro LED 技術,正在一步步從商業應用走向更廣闊的消費級應用,毫無疑問,這是 LED 全產業鏈在過去幾年的齊心努力下所獲得的成果。儘管目前 Micro LED 發展仍困難重重,但 LED 企業並無退縮,反而加大對 Micro LED 技術布局力度,並在 2022 上半年吹響了全面發展 Micro LED 技術的號角。


 

回顧 2022 上半年,Micro LED 產業供應鏈熱情高漲,產品推陳出新,收購、合作、專案融資、募資案頻頻出籠,技術突破的消息也接連傳出,可見 Micro LED 產業鏈廠商正試圖透過多種途徑驅動Micro LED 產業發展。

產品方面,晶湛半導體、Sofi-Epi 研發出全彩和紅色 InGaN 外延片;芯元基、芯映光電研發了薄膜倒轉晶片和應用於各類圖元間距的 Micro LED 晶片系列產品;東麗集團、默克集團則推出 Micro LED 相關材料,可提高 Micro LED 顯示性能和巨量轉移良率。

針對智慧穿戴設備應用,MICLEDI、君萬微、Porotech、華引芯、Cellid 等上游企業則相應發布了最新的智慧設備用 Micro LED 陣列、微顯示器、微顯示模組,助力 AR / VR 設備加速成為元宇宙關鍵互動介面。

車載顯示方面,在 5 月的 Touch Taiwan 展會上,錼創、友達展示了一系列 Micro/Mini LED 車載顯示器,其中包括 Micro LED 透明顯示器、卷軸式可收納 Micro LED 顯示器等最新的 Micro LED 車載顯示產品。

產品布局上,錼創預計今年開始量產 Micro LED 大型顯示器的晶片載板,以及試產商用顯示器的晶片載板,車載應用、穿戴應用、AR/VR 專用的顯示器則預計今年開始送樣。

合作 / 收購專案動態

談及 Micro LED 技術的發展問題,企業合作的意願也持續提升,Micro LED 產業鏈廠商都清楚,若要加快突破 Micro LED 技術難題,上下游間的合作必不可少。今年上半年,多家企業針對 Micro LED 技術在微顯示領域的應用達成戰略合作。


 

其中,以 Micro LED 微顯示器製造商 JBD 最顯活躍,在 1 月和 6 月分別與資料眼鏡光學企業 tooz 、透視波導供應商 Dispelix 達成合作,開發全彩 Micro LED 智慧眼鏡和 Micro LED 智慧眼鏡應用。

而在 7 月,JBD 與 AR 眼鏡系統集成方案解決商舜為科技達成合作,將共同開發一款基於 Micro LED 技術的雙目全彩 AR 眼鏡,為新一代 AR 眼鏡製造提供更多參考設計思路和製造解決方案。

同月,JBD 還與 3D 列印創新企業縱維立方合作,共同開發全球首款消費級 Micro LED 3D 印表機,通過搭載 JBD 的 0.13 英吋紫外 Micro LED 自發光微顯示螢幕和 JBD 最新可調焦光引擎,印表機可應用於對列印精度要求較高的航太、醫藥等科技領域。

收購動態方面,Snap、Vuzix、Google 等下游企業為布局 AR / VR 智慧穿戴設備業務的發展,儲備 Micro LED 技術,並進行上游相關技術企業的收購。

其中,美國應用材料公司收購芬蘭半導體設備公司 Picosun,通過 Picosun 的原子層沉積(ALD)技術拓展公司在 ICAPS(物聯網、通信、汽車、電源和感測器)的產品組合。據悉 Picosun 的原子層沉積技術可有效提高 Micro LED 等不同種類 LED 晶片的性能。

生產、研發專案動態

2022 上半年,多個 Micro LED 相關生產、研發專案有最新進展。台廠的部分,富采在 6 月完成私募定價,有望取得超過新台幣 36 億元募資,資金將投向 Micro LED 專用 6 英吋晶圓廠建設與設備採購專案。

中國廠商的部分,有華燦光電、沃格光電、深天馬的 Micro LED 新專案;乾照光电項目完成募資;雷曼光電、聚燦光電發行專案募資預案;三安光電、深科達專案募資審核通過;南極光、精測電子、精智達專案募資獲受理。

此外,ams OSRAM 在 4 月宣布了將在馬來西亞建造新的 8 英吋 LED 前端工廠,提升產能,以滿足先進 LED 技術和 Micro LED 預期的成長。預計未來 18-24 個月,新工廠的投資額將達到約 8 億歐元。

Micro LED 技術進展

Micro LED 技術的進展一直是影響 Micro LED 大規模落實應用的直接因素,巨量轉移、紅光效率、微顯示全彩化等關鍵技術難題一直被 LED 產業鏈所關注且不斷進行研究。


 

上半年,多家廠商在 Micro LED 技術問題上獲得新突破。巨量轉移技術方面,康佳集團、利亞德都將轉移良率提升到 99.9% 以上。紅光效率方面,JBD 實現 50 萬尼特超高亮度紅光 Micro LED 微顯示器的量產。

全彩化技術問題上,兆元光電通過集成式單色 Micro LED 晶片與高效多色量子點結合, 使 Micro LED模組獲得全彩顯示能力;Porotech 開發出 DynamicPixelTuning(動態圖元調色技術),可在單個晶圓片實現單圖元的全彩或顏色可調 Micro LED 顯示器。

除此之外,在封裝、熔接、修補,檢測等技術環節上,相關 Micro LED 廠商也發布了新成果。

Micro LED生產設備開發進度

Micro LED 技術的突破與上游設備的升級優化息息相關,如巨量轉移和檢測修復相關設備。隨著 Micro LED 產能的逐步釋放和下游產品的逐漸增多,上半年,生產設備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突破。其中:惠特的 Micro LED 相關設備、中國廠商大族鐳射巨量轉移設備正在客戶處驗證中;特儀科技Micro LED 檢測設備、愛思強 MOCVD 設備獲得新的訂單。


 

總體而言,上半年,Micro LED 全產業鏈卯足幹勁推動產業發展,使得 Micro LED 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大,也可望讓 Micro LED 技術早日走上規模化量產大道。

本文與LEDFORUM 2022 Micro/ Mini LED顯示技術論壇合作

由TrendForce集邦科技主辦的LEDFORUM 2022將於9月13日登場,來自全球關鍵廠商的主講人與產業分析師,將在這場一年一度最大的Micro LED論壇中從技術、設備、市場、應用等多元的維度出發,全方位地剖析作為終極顯示技術Micro LED的現在與未來。


(首圖來源:三星)

RSS RSS     print 列印     mail 分享     announcements 線上投稿        
【免責聲明】
1、「LEDinside」包含的內容和資訊是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屬可靠之來源搜集,但這些分析和資訊並未經獨立核實。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上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資料、資訊、研究報告、產品價格等),力求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均只作為參考,您須對您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如有錯漏,請以各公司官方網站公佈為準。
【版權聲明】
「LEDinside」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屬於「LEDinside」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佈、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