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月16日消息,美國羅格斯大學主導的科研團隊宣布成功研發出一種環保、穩定且超高亮度的新型銅-碘混合材料,並將其應用於深藍光LED的制造中,該成果已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有望大幅推動下一代高效LED照明技術的發展。
圖片來源:羅格斯大學
據研究人員介紹,這種新型混合材料不僅無毒、結構穩定,而且具備極高的發光效率。實驗數據顯示,其光致發光量子效率高達99.6%,外部量子效率達到12.6%,同時該LED器件在常規使用條件下的半壽命可達204小時,顯示出良好的耐用性與應用前景。
研究人員指出,目前市面上的藍光LED普遍存在穩定性差、成本高或含有毒物質等問題。例如,鈣鈦礦LED含鉛、有毒且易受濕氣影響,OLED雖具柔性但壽命短,量子點材料則多含鎘,存在環境風險。相比之下,研究團隊開發的銅-碘混合材料有效解決了這些難題,具有更高的實用性和可持續性。
本項研究還創新性地引入了“界面雙重氫鍵鈍化”(dual interfacial hydrogen-bond passivation)技術,通過在材料各層之間形成氫鍵連接,大幅減少器件內部界面缺陷,提升了電荷傳輸效率和器件性能。
研究團隊表示,新材料的出現不僅推動深藍LED技術進步,也為環保、高效照明產品的商業化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