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晶電誕生的故事 專訪晶電副總張世賢

文/Angela Yang

台灣兩大LED晶片廠晶電與璨圓雙強合併,確立台灣LED廠結盟整合的態勢,也反映產業步入寡頭時代。兩者合併至今,璨圓已接晶電LED照明代工單並著手生產,除此之外,尚未見到兩者有其他調度與整合安排。究竟新晶電的誕生,實際情形如何?當中又有什麼故事?晶電財會中心副總暨發言人張世賢接受LEDinside專訪,為讀者們提供第一手的消息與觀點。

晶電財會中心副總暨發言人 張世賢
Photo Credit: 晶電

晶電受惠於LED照明和背光兩大主流應用的強勁需求,目前訂單能見度高,2014年6月份合併營收再創歷史新高,達28.2億新台幣,第二季營收較第一季成長逾三成;璨圓6月營收則衝上5億新台幣,力拚第三季轉虧為盈。市場持續關注兩者整併後所產生之綜效,而中國主要的LED晶片廠三安,其動態也同樣受到市場矚目。

整併初期維持現況  璨圓代工產能空間約三成

針對晶電與璨圓整併後的現況,張世賢接受LEDinside專訪時表示,璨圓從2014年7月開始接晶電代工單,量還很小。雖然晶電將收購璨圓所有產能,璨圓仍需服務既有客戶,能空出來接晶電代工單的產能,只占整體產能約三成左右,對填補晶電目前約30萬片訂單的產能缺口,以及因應2015年的客戶成長來說,仍可能是捉襟見肘。

張世賢坦然表示「在股東會通過前尚無法進行整併」,現階段雙方還無法進一步細部整合,只能先請璨圓幫忙代工,由璨圓決定能供應多少產量給晶電。璨圓應有合理的空間服務既有客戶,合併前將維持現狀。一切就等2014年9月1日股東會後再開始進行整合,同時也將深入了解雙方產品特性。晶電預估璨圓在實際整併後,明年旺季單月營收可從現在的5億新台幣,成長到新台幣7億以上。

多家同業曾列晶電購併名單  三大原因屬意璨圓

儘管晶電已成功將璨圓「娶」進門,仍不免令人好奇為何晶電未選擇其他同業為購併對象?論產能、人才、資源等條件台灣同業也都有一定水準。張世賢並不諱言,晶電的確評估過璨圓以外的LED廠,中國LED廠商也在評估名單當中。那麼最後為何選擇璨圓?

張世賢指出,晶電主要考量的原因有三。第一,晶電的需求很大,要能「time to market」迅速發生效益;第二,收購璨圓的成本,在晶電可接受範圍之內;第三,股東和員工團隊合作意願高,風險相對較低,產生「綜效」的速度也會加快。

其中「綜效」方面牽涉甚廣,譬如客戶名單,晶電客戶來自全球市場,而璨圓本身也有不少國際客戶,相較於其他公司事業偏重中國或鎖定少數特定客戶、又或跟晶電客戶有所重疊,晶電與璨圓合作加乘效果,在客戶組合方面的效益較為有利。另外,晶電認為璨圓的財務結構也相對較好,儘管璨圓的毛利率差,淨負債卻只有約18億新台幣、負債比率三成多,加上資產有200億新台幣,收購後晶電的財務負擔較小。

三安璨圓持股轉換為晶電股份為解套之策

三安未在今年六月璨圓股東常會進行董監事改選會時推派董事候選人,據市場傳言,其原因是三安不願認列璨圓的虧損。以會計原則來說,只要三安未擔任董事,持股不到20%也將視為對璨圓不構成重大影響,璨圓的虧損情形也就不會與三安有所牽扯。

三安入股璨圓非但不見兩岸合作產生效益,還要遵守對經濟部工業局承諾的「四不」原則,難以施展影響力,更別說璨圓還得面對其餘八成股東的權益,兩家公司實質上為競爭對手,僅持股不到20%,實在很難實現好的綜效。對於璨圓來說,企業策略投資屬階段性,若策略合作原因消失或不具效益,就必須站在股東與員工立場找尋對的合作夥伴。

三安至今仍未針對換股一事做出回應,若三安不願將19.77%璨圓持股轉換晶電普通股,晶電對此有何看法?張世賢認為,三安有權在股東會前提出異議,璨圓就會將三安持股買回,收購價格由雙方協商或交由法院判決。然而,若三安未提出異議,一旦過了股份轉換基準日,就會自動轉換成晶電股權,成為晶電股東。

張世賢指出,其實換股對三安來說是種「解套」。由於三安持璨圓私募股份,受限於私募股票的三年閉鎖期,三年後還需視璨圓獲利狀況,不見得能直接轉公開發行,而三安也可能承受投資一去不回的風險。若轉換晶電普通股,三安有賣股的權利,其實好處更大。有人擔心三安也可以透過境外投資公司收購晶電股份,不過,張世賢認為台灣法規規定及主管機關態度明確,這樣的做法在法律上應不具效力。

國際大廠需求旺盛  晶電營運放眼全球

另一方面,為了因應國際大廠新增的需求,晶電透過購併璨圓提升產能及優質的員工,就算今年內無法補足需求,仍能讓客戶看見誠意,讓客戶安心信賴感提升就會持續給單。現階段LED照明約占晶電產品結構25%到30%,背光源約40%到45%,顯示屏占10%到15%,汽車則占5%到10%。張世賢預計第三季背光需求量會稍微下降,產能可挪給照明客戶,盡力滿足客戶需求。

MOCVD機台方面,晶電集團2014年增加約40台,含台灣及中國,總計超過390台,其中包括四元LED用的機台,外加璨圓103台,到2014年底將上看500台。雖然擁有全球最大LED晶片產能,全球產能市占率卻約僅20%,晶電也會同時思考2015年的擴產計畫。

過去晶電因經多次合併及分散風險考量,各種機型分散於各廠,但整併廣鎵後,已將平台整合,降低營運成本與提升效率。張世賢表示,接下來晶電會先將北區二廠和三廠的間接人員移往於竹科新購入的遠茂廠,並將挪出的空間用來擴充四元LED產線,提高經濟規模效應,再壓低成本。目前2014年第三季預計產能將滿載,加入新增產能及璨圓的代工仍無法完全滿足客戶的需求;LED背光訂單在第四季為傳統淡季,產能利用率的預估需等待客戶提供預估量才能確定。

張世賢樂觀表示,第三季璨圓代工量會逐漸提升,2014年9月1日股東會後才會開始進一步整併,第四季也將視情況安排2015年擴產計畫,一切運作皆以兩家公司的客戶為優先考量。

RSS RSS     print 列印     mail 分享     announcements 線上投稿        
【免責聲明】
1、「LEDinside」包含的內容和資訊是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屬可靠之來源搜集,但這些分析和資訊並未經獨立核實。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上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資料、資訊、研究報告、產品價格等),力求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均只作為參考,您須對您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如有錯漏,請以各公司官方網站公佈為準。
【版權聲明】
「LEDinside」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屬於「LEDinside」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佈、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