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來,金屬鹵化物鈣鈦礦材料憑藉其高螢光量子效率、寬色域和加工簡易等特性,在鈣鈦礦發光二極體(PeLED)領域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並在照明和顯示領域展現出廣泛的應用前景。
自2014年首次報導室溫運行的PeLED以來,通過材料和器件結構的不斷優化,PeLED性能大幅提升,其中紅光PeLED在視力保護方面的潛力尤為引人注目。
英國倫敦大學研究團隊發現,每天只需暴露在紅光下3分鐘,就能顯著緩解視力下降。而鈣鈦礦的光譜可調性及較高的色純度都將為護眼紅光PeLED的實現提供保障。目前,能夠實現高效紅光PeLED的策略主要包括介面工程、配體工程等方法,上述方法都是基於對材料本身性能的調控來實現的。
然而,在早期對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研究中,通過器件結構的合理設計,如利用微腔結構,也可以有效地調節發光峰位以及發光強調等電致發光性能。
圖片來源:拍信網正版圖庫
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郭曉陽、劉星元研究團隊在窄線寬紅光鈣鈦礦電致發光器件研究中取得進展。該工作從結構優化的角度來提升準二維鈣鈦礦紅光PeLED的外量子效率(EQE),即結合微腔結構實現線寬更窄的紅光電致發光器件。
研究結果表明,微腔結構不僅可以有效窄化PeLED的電致發光(EL)光譜,還能有效提高PeLED的EQE。其中EL光譜半峰寬由33nm窄化到了11nm,最大EQE從參比器件的6.57%提升至微腔器件的11.26%,表明微腔結構對PeLED性能的提升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長春光機所在此項工作上的進展對於更好地理解微腔結構的工作原理,為高效且高色純度的紅光PeLED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相關結果以「基於準二維鈣鈦礦的窄線寬紅光電致發光器件性能研究」為題發表在《發光學報》(EI、Scopus,中文核心)(DOI:10.37188/CJL.20240120)上,並被選為封面文章。(來源:長春光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