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禍兮,福之所倚:金融海嘯來襲,半導體照明產業遭遇各級政府的積極扶持
中國半導體照明在產業界持續的努力下,產業規模逐年增長。半導體照明所蘊含的巨大成長潛能逐步進入各級政府產業政策制定者的視野。
但是快速增長的規模主要來自下游的應用市場的增長,中國的半導體照明產業在上游缺少核心技術和有競爭力的企業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因而上游關鍵原材料的國產化比率,也成為政府產業政策努力的目標。2008年以來由美國兩房和雷曼兄弟倒閉開始誘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中國的半導體照明行業,終端需求主要來自歐美市場,此時面臨空前的危機,下游外貿型的LED照明企業,顯示屏企業都紛紛出現經營危機,連續幾個月訂單水平不及上年一半。
而到2009年,為了應對危機中國政府出台了4萬億的經濟刺激政策,各級政府獲得的前所未有的寬鬆預算環境。因此產業發展的政策強烈需求遇上充沛的地方政府財力供應,一拍即合,不到1年的時間內,連續多個地方政府出台了LED產業的補貼政策,LED突然成為諸多等待被搶救的產業中的幸運兒。然而此時的補貼主要集中在上游的關鍵設備MOCVD機台上,大補之後也為今後的產業遭遇過剩埋下禍根。而蕪湖和揚州,無疑是這波補貼潮中最積極的推手。
財政補貼促成蕪湖LED增長極初步成型
安徽省蕪湖市2010年8月14日正式發布《關於促進LED產業發展若干政策》,在這份文件中,明確企業購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 LED 外延片生產用MOCVD設備50台以上,且晶圆及封裝、應用產品研發與製造等關聯產業均在蕪湖投資生產的,按照藍綠光MOCVD設備(限55片機及以上)每台最高不超過1200萬元、紅黃光MOCVD設備(限55片機及以上)每台最高不超過960萬元標準,給予一次性研究開發補貼支持。
在蕪湖市政府政策的激勵之下 ,三安光電和德豪潤達兩大豪門,分別砸下大筆資金,三安光電在蕪湖成立的全資子公司安徽三安光電有限公司購入104台套,而德豪潤達合資成立的三頤半導體50台套。兩年後的今天看來,蕪湖已經從一個與LED完全不相關的中部城市崛起為LED晶圆的增長極,這個城市的MOCVD機台的保有量已經居於中國第一。蕪湖在兩大巨頭的生產基地布局中也佔據重要的位置。
【表1】蕪湖市外延企業MOCVD裝機數及占集團總產能比例
|
蕪湖
|
蕪湖基地產能占比
|
安徽三安
|
104
|
69%
|
三頤半導體
|
52
|
65%
|
數據來源:LEDinside
在幾大巨頭的帶動投資于蕪湖的有安徽康藍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埃富朗光電科技等LED上下游的相關企業,因此看起來完全有機會形成一個LED產業的重要集群。
揚州計劃發展雙千億產業,長線布局LED
揚州自古都是繁華都市,不過近代漕運改成海運之後,經濟地位逐漸下降。而在經濟發達的江蘇省諸多城市中,處於蘇中的揚州,經濟上的地位逐漸被蘇南的城市拉開距離。2010年江蘇省地級市的GDP排名中,揚州僅處於第8位。而新能源,新光源產業的蓬勃發展的潛力,也成為揚州經濟追趕戰略的一個機會,因此揚州市制定了“新能源新光源雙千億產業”的發展規劃。
【表2】2010年江蘇省各地級市GDP
地級市
|
位次
|
GDP
|
(GDP)
|
||
江蘇總計
|
4,142,548
|
|
1
|
922,891
|
|
2
|
579,330
|
|
3
|
513,065
|
|
4
|
346,567
|
|
5
|
304,489
|
|
6
|
294,214
|
|
7
|
233,276
|
|
8
|
222,949
|
|
9
|
204,872
|
|
10
|
198,764
|
|
11
|
138,807
|
|
12
|
119,331
|
|
13
|
106,409
|
數據來源:江蘇統計年鑒,2010
但是對一個發展半導體照明產業並沒有先天資源優勢的城市,意圖吸引到一流的業內企業,可選的方法也不多,因此與蕪湖市政府做的一樣,揚州也祭起高額補貼誘惑的法寶。早在2009年8月6日,揚州市政府就發布了“發展科技創新型經濟獎勵扶持政策相關實施細則”,其中的“LED外延片生產用MOCVD設備購置補助資金管理實施細則”明確表明對“企業購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LED外延片生產用MOCVD設備,給予財政資金補助”,並規定了補助條件和補助標準:
【表3】揚州市政府MOCVD機台補助條件及補助標準
序號
|
補助條件
|
備註
|
條件1
|
投資主體在行業內有較大影響,掌握LED外延片核心技術並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在本市工商管理部門登記註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
三項條件必須同時滿足
|
條件2
|
投產後生產經營和納稅關係在揚州市區
|
|
條件3
|
所購置的MOCVD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藍綠光MOCVD31片機及以上,紅黃光MOCVD 38片機及以上),數量不低於5台
|
|
|
補助標準
|
|
補助
|
藍綠光:1000萬/台
紅黃光:800萬/台
|
市、區兩級財政各承擔50%
|
資料來源:揚州市政府,LEDinside整理
而補貼的政策也果然迅速有效,到2012年初,揚州的MOCVD機台保有量也到達了148台,裝機量僅次於安徽蕪湖。
【表4】揚州外延晶圆企業MOCVD計劃裝機數量
廠商
|
計劃投資機台數
|
備註
|
中科半導體
|
100台
|
已裝機50台
|
璨揚光電
|
50台
|
已裝機37台
|
隆耀光電
|
50台
|
已裝機5台
|
揚州德豪潤達
|
30台
|
已裝機30台
|
乾照光电
|
21台
|
已裝機21台
|
揚州真明麗
|
30台
|
已裝機5台
|
資料來源:LEDinside
福兮,禍之所伏:兩地政府博弈,LED產業陷入納什低水平均衡
從政府本地的決策來看,雖然短期內政府付出一定的成本補貼企業,但是如果企業能夠在當地落地生根,既能解決就業問題,貢獻稅收,還有一項重要的收益,就是有可能創造出一個增長極,推進城市經濟的跨越式發展。通過大型的標桿性企業的到當地投資,吸引相關產業的到來因此創造出很好的產業供給條件,後天的創造出一個城市的產業競爭優勢,最終達成產業集聚,並帶動一個城市甚至區域的繁榮。單獨看揚州或者蕪湖,都具有這樣的可能性。
然而,如果兩地政府都投資的話,相同的產業鏈條層級,相差不大的技術水平,同時過度的設備投資,造成的惡果就是產能過剩。因此當地政府的決策單獨看起來都是最優的,然而總體帶來的卻是產能過剩的結果,而這些入住的外延晶圆企業無一例外的陷入到低毛利,開工不足的境地。
【表5】揚州及蕪湖政府的補貼政策博弈
揚州政府的政策選擇
|
蕪湖政府的政策選擇
|
|
補貼
|
不補
|
|
補貼
|
揚州政策收益 -10
蕪湖政策收益 -10
|
揚州政策收益 10
蕪湖政策收益 -1
|
不補
|
揚州政策收益 -1
蕪湖政策收益 10
|
揚州政策收益 0
蕪湖政策收益 0
|
注:表中各方收益數據僅為示意,不代表真實收益
在當時的時間點上,這兩個城市都看好這個產業,要不要投錢補貼,吸引企業入駐,是一個問題。如果一方選擇不補貼,那麼可能就會失去一個讓城市發展的機會,如果另一個城市成功的發展了這個產業,那麼今後再作為後來者想去吸引這個產業的投資就會變得很困難,而這個城市可能就與這個產業永久的錯失了,而國家政策的層面又是非常支持這個產業的。如果自己補貼了能夠吸引到大的廠商進駐,那麼這些企業帶動的GDP和就業,以及未來可能的稅收和城市繁榮,將是非常重要的一樣政績。
然而未曾預想到的是這些補貼政策出來之後,聞風而動投資的企業有這麼多,所增加的產能,也遠遠超過了市場的容量增加的速度,到最後這些項目都陷入艱苦的支撐之中,讓整個LED產業飽受產能過剩的考驗。揚州市政府與蕪湖市政府先後于2011年年中叫停補貼,MOCVD投資潮才告一段落。
產業經受考驗,加速整合過程,政策成敗待評價
雖然現在晶圆廠受到行業整體景氣程度不振的影響,在未來的一兩年內都改變不了供過於求的影響,盈利狀況與投資預期相比會差很多,對當地稅收貢獻也會比預期的低。但是相比其他很多地方吸引來的投資機台數不足10台的廠商相比,三安等巨頭得到大量財政補貼資金資源,也獲得超過常規發展可能取得的生產規模,為全球產業競爭中獲取優勢打下基礎。而同時在惡劣市場環境下生存下來的可能性也要大一些,或有機會堅持到下一次LED市場的爆髮式成長。而那些眾多投資不足10台的企業,更多都是衝著各個地方政府的各種優惠政策去拿地政策拿補貼的,但是這麼小的生產規模,又缺少核心技術,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恐怕生存下來的機會將非常渺茫。而如何評價這些轟動一時的產業政策的成敗,恐怕還需要更長時間來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