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SID 2025,看MicroLED應用多元齊放

美國時間5月13日,2025年SID顯示周(SID 2025)在美國加州聖何塞會議中心正式開幕。來自全球的顯示行業巨頭、前沿科技公司以及初創團隊齊聚一堂,帶來最新一代的顯示解決方案與概念產品。

其中Micro LED技術成為各家顯示企業本次的展示重點,企業持續精進Micro LED技術性能,將Micro LED應用從中大尺寸顯示、到車載顯示再到近眼顯示等領域中不斷延伸,探索Micro LED技術的極限。

Micro LED商用/創新顯示應用
從SID 2025展會上可以觀察到,Micro LED商用大尺寸顯示技術性能正持續提升,而在透明顯示、鏡面顯示等創意顯示應用上,Micro LED技術也進一步成熟,。

群創光電
群創推出了多款不同種類的Micro LED應用,其中包括全球首台拼接式Micro LED鏡面顯示器與高PPI Micro LED鏡面顯示器,皆擁有高色域(NTSC 115%)、高反射率(86%),且在低功耗下仍提供高亮度等優勢,產品將廣泛應用於智慧座艙、智慧零售等領域;


拼接式Micro LED鏡面顯示器(圖片來源:群創光電)

透明Micro LED顯示器,采用群創自有Transparency Display透明顯示技術,具備高亮度、高穿透度、高清澈度、高分辨率與高色域(NTSC 120%)等特點,其透明顯示功能可根據展示需求進行客制化調整,提供多樣性拼接需求;

商用顯示部分,群創展示101英寸色轉換Micro LED自由拼接顯示模塊墻,采用自研色轉換技術、LED chip on TFT glass (COG)巨量轉移既修覆技術、創新拼接與表面處理技術等,同時具備P0.5mm像素間距、高顏色飽和、高環境光對比、無縫拼接等四大特色,模塊可提供從25.4英寸顯示到204英寸的超大型顯示應用。


群創展示色轉換Micro LED自由拼接顯示技術(圖片來源:群創光電)

此外,群創也展出了獨家浮空影像技術創新展品——Micro LED浮空珠寶盒,除支持非接觸式手勢感應技術外,亦可實時識別手勢動作如拿取、旋轉虛擬物件,展品搭載超高亮度的Micro LED顯示技術,其浮空影像亮度可達1500 nits以上。


群創Micro LED浮空珠寶盒(圖片來源:群創光電)

友達光電
友達展示由全球單片尺寸最大的42英寸透明Micro LED顯示器拼接而成的64英寸透明Micro LED顯示器,具備高透明度、1,000 nits高亮度、廣色域、采用三邊無邊框的無縫拼接等多重特色,呈現超高清畫質且不遮擋後方視覺,可廣泛運用於零售、藝術展覽或商業空間等領域。


友達42英寸透明Micro LED顯示器

另外,友達還展示全球首款雙面獨立顯示17.3英寸透明Micro LED顯示器,針對雙面影像漏光幹擾進行優化,將視覺訊息與現實環境融合。

TCL華星
TCL華星展示超大36:9的MLED顯示屏(219英寸),具有百萬級別的超高對比度,結合逐點一致化校正技術、工廠色彩校正和現場色彩校正技術,實現清晰、均勻、一致的顯示效果,通過自由拼接能實現無限尺寸的大場景顯示。


TCL華星超大36:9 MLED顯示屏

TCL華星展示透明MLED顯示屏(8.42英寸),具備Pitch 0.2間距,高PPI顯示和5,000nits高亮度,適配戶外或展廳等高亮環境,結合CG一體化技術可打造無邊界透明顯示。


TCL華星透明MLED顯示屏

洲明科技


圖片來源:LEDinside拍攝

洲明科技展示多款LED顯示屏產品,其中包括UpanelⅡ MIP系列,采用了MIP封裝技術,實現了更高的像素密度和更細膩的畫質表現,其具有高亮度、高對比度以及廣色域覆蓋。洲明科技還通過優化驅動IC和電源管理系統,使UpanelⅡ MIP在保證高亮度的同時,顯著降低了能耗,滿足高端商業顯示、舞台演出等場景對畫質的需求。

此外,針對海外市場在節目演藝、影視制作、論壇會議等領域的需求,洲明科技展示了Upad IV系列顯示屏,具備7680Hz高刷新以及16bit顏色處理深度、高對比等,尤其能滿足影視拍攝行業對LED顯示屏的高需求。

洲明科技還在現場展示了最新的Unatural紋理屏產品,采用RGB全倒轉芯片打造,並應用了納米光學技術,確保高亮度、低光損、低反光,熄屏紋理真實,亮屏畫面清晰,可更好地融入到建築建材中。

辰顯光電
針對家庭影院市場,維信諾參股公司辰顯光電帶來了全球首款88英寸P0.5 TFT基Micro LED拼接屏,像素更小,細節呈現更精準;具備2,000nits亮度、2,6000:1高對比度、100% DCI-P3100% 影院級色域。


辰顯光電88英寸P0.5 TFT基Micro LED拼接屏

針對新興透明顯示應用,辰顯光電帶來全球首款P0.5 TFT基Micro LED透明屏產品,通過微米級LED芯片及高開口率TFT透明基板,單屏透過率72%,亮度達3,000nits,支持無限拼接。

Micro LED車載顯示應用
車載顯示需求日益增長,Micro LED技術高亮、高對比、透明、可彎曲等特性,有望在未來車載顯示領域中得到更多車企的青睞。

因此,車載顯示也成為面板廠重點發展方向。在SID 2025展會上,群創、友達、TCL華星等面板廠商紛紛展示最新Micro LED車載顯示應用方案,為車載顯示技術的未來發展做好準備。

TCL華星
TCL華星帶來超高亮Micro LED PHUD顯示(14.3英寸),專為車載PHUD模塊設計,融合Micro LED與LTPS技術優勢,實現超高亮度、超高對比度、高色域等特點。此款PHUD顯示在較強環境光下的對比度大於5:1,大幅提升駕駛安全性。


TCL華星超高亮Micro LED PHUD

群創光電
在汽車智能座艙部分,群創光電展出高清PPI車用Micro LED整合式駕駛艙概念顯示系統,可提供高亮度、高色域、超高對比度及高耐久性,大幅解決以往OLED與LCD Display在陽光及雪地能見度低的問題,同時具有可饒性、可卷曲和可投影等特點,並以低功耗實現極高顯示質量;

群創旗下CarUX也在SID 2025發布采用全方位反射式成像技術打造的9.6英寸Micro LED AR反射顯示解決方案,采用高亮度、高畫質、低能耗的Micro LED顯示模塊,通過景深立體影像、界面設計、獨特算法與獨家影像校正技術,將儀表指示、導航方向等關鍵訊息投影至擋風玻璃上,使其畫面不受曲面形變影響。

此外,CarUX也展出了結合直下式Mini LED背光技術的內裝整合式透光皮革模塊;主動式34英寸Mini LED背光車用顯示器等車載顯示產品。

友達光電
友達推出13英寸的Micro LED擡頭顯示器,可提供高入眼亮度、高色彩飽和度的顯示質量,在陽光下或黑暗中都清晰可見,並利用Micro LED模塊體積小的優勢,解決車用空間有限的問題。據悉,結合AI運算技術,擡頭顯示器可整合儀表板、中控台與副駕顯示器,打造47.5英寸的無界透明顯示接口。


友達光電13英寸Micro LED擡頭顯示器

Micro LED/Micro OLED近眼顯示應用
隨著智能眼鏡熱度再起,近眼顯示技術應用發展也備受關注,在SID 2025展會上,思坦科技、鴻石智能、熙泰科技、鐳昱、諾視科技、TCL華星、Vuzix、VueReal、Porotech、Polar Light等一眾國內外顯示技術廠商紛紛帶來最新Micro LED/Micro OLED近眼顯示方案,打造更小尺寸、更高亮度、更清晰、更便捷的近眼顯示技術解決方案。

思坦科技
思坦科技展示多款Micro LED顯示模組,以超高分辨率、高亮度性能及靈活接口設計,為AR/XR、智能車載等新型顯示場景提供核心解決方案。

思坦科技此次參展產品涵蓋0.13/0.2/0.45英寸尺寸系列、單色/白光/全彩顏色方案,在分辨率、PPI、亮度方面均有顯著提升。其中0.2英寸的全彩模組延續量子點色轉換的單片全彩方案,目前該款產品分辨率已進一步優化至320*320。


圖片來源:思坦科技

另外,思坦科技還在車載投影領域展示了0.2英寸顯示模組、0.45英寸顯示模組,具有高動態顯示與高清視野特點。

鴻石智能
鴻石智能展示了單片全彩微顯示光芯片,采用了鴻石智能獨創的混合堆疊結構(Hybrid Stack Structure)關鍵技術,目標亮度可達到200萬nits。


圖片來源:鴻石智能

此外,鴻石智能還將帶來一系列基於極光A6單綠色微顯示光芯片的終端應用產品,其產品類型涉及智能穿戴、擡頭顯示、投影廣告、智能車機等多個領域。

熙泰科技


圖片來源:LEDinside拍攝

熙泰科技帶來了6款Micro OLED近眼顯示產品,由8英寸、12英寸晶圓產線打造,微顯示器尺寸覆蓋0.23~1.35英寸,分辨率由640*400到最高3552*3840,均勻度均在80%、90%以上,對比度均大於100000:1,可為AR/VR智能眼鏡帶來高清顯示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熙泰科技南充半導體微顯示產業園項目已開工建設。該項目占地面積125畝,總建築面積約6萬平方米,重點建設熙泰科技第二條12英寸矽基OLED產線,主要從事矽基 OLED 微顯示器件生產。隨著產線未來量產,熙泰科技在Micro OLED發展上將具有更大動能。

鐳昱
鐳昱展出PowerMatch 1全彩Micro LED光引擎及衍射光波導AR眼鏡應用示例。據悉,搭載0.13英寸的PowerMatch 1單片全彩微顯示屏的全彩光引擎體積僅有0.18cc,視場角為30°。


圖片來源:鐳昱

而PowerMatch 1單片全彩微顯示屏具有108.5% DCI-P3的廣色域和高色純度、500,000 nits亮度,可為全彩光引擎提供0.5lm的光通量輸出。

TCL華星
TCL華星展出全球最小矽基Micro LED顯示器(0.05英寸),具有每英寸像素數(PPI)5080的超高分辨率,最高亮度超過400萬nits。


圖片來源:TCL華星

諾視科技


圖片來源:諾視科技

諾視科技帶來Micro LED微顯示芯片應用的最新進展。其自主研發的VSP(垂直堆疊像素)技術,打破了傳統微顯示像素尺寸難以小型化的技術瓶頸,實現了性能和良率的顯著提升,並依托在大尺寸外延技術、同質集成工藝以及精確無損襯底去除方法上的創新,顯著降低生產成本,並提高像素密度和改善顯示性能。

Vuzix
美國智能眼鏡公司Vuzix展出高性能Micro LED背板樣品,據悉,該CMOS背板支持1080P以上的分辨率,能夠驅動單色或全彩的微米級Micro LED陣列。該Micro LED背板聚焦於高性能和高度定制化的高端企業及國防應用市場。


圖片來源:Vuzix

VueReal


圖片來源:VueReal

VueReal推出最新Micro LED參考設計套件,據悉這是業內首批可直接集成、面向實際應用優化的Micro LED顯示解決方案。這一突技術得益於公司專利技術MicroSolid Printing平台,其為高良率、可擴展的微型器件集成提供了技術基礎。

參考設計套件包含預配置、可集成的Micro LED顯示模塊,適用於智能尾燈、玻璃嵌入式顯示、增強現實擡頭顯示(AR HUD)、車內照明與信息娛樂系統等汽車應用,以及AR\VR、嵌入式智能顯示器等消費電子領域之中。

Polar Light Technologies
瑞典Micro LED技術企業Polar Light Technologies(PLT)展示基於其自有的金字塔結構Micro LED(μLED)專利技術,已制造出的首個微顯示器原型。


圖片來源:Polar Light Technologies

據悉,PLT專注於采用原子層沈積(ALD)技術在碳化矽基板上生長出金字塔結構的氮化鎵Micro LED。這種金字塔結構是通過一種新穎的自下而上技術所生長而成,無需使用蝕刻技術,為LED芯片提供了窄光束特性,進一步提高了Micro LED的性能,並保持在亞微米尺寸。

Porotech
Porotech與Foxconn鴻海、Rayprus新煒、GIS業成、Jorjin佐臻等四大產業夥伴共同亮相SID 2025展會,聯合展出將完整呈現 從材料、光機、光學模塊、AR 眼鏡到整機組裝與量產的一站式 AR 解決方案。


圖片來源:Porotech

Porotech方面展示了全新InGaN 紅光LED產品--SpectraCore,相較現有紅光技術提升5倍亮度,同時具備超窄光譜以及超高色純度、在各種驅動條件下,紅光波長始終穩定,並具有優秀熱穩定性及可靠性。

小結
在本次SID 2025展會上,Micro LED呈現出技術性能與應用邊界持續拓展的狀態。顯示企業在提升Micro LED亮度、對比度、高色彩鮮艷度、清晰度等顯示性能的同時,也正在加快Micro LED透明顯示、車載顯示、近眼顯示等技術的成熟,為Micro LED技術發展帶來積極的信號。

未來,隨著更多顯示行業巨頭與資本的加入,以及LED企業持續專研下,Micro LED技術將進一步完善發展,Micro LED繁榮的時代有望更快到來。(文:LEDinside Irving)

TrendForce 2024 Micro LED 市場趨勢與技術成本分析
出刊日期: 2024年05月31日 / 11月 30 日
語系: 中文 / 英文
格式: PDF
頁數: 160 頁 / 年

TrendForce 2024 全球車用 LED 市場- 照明與顯示產品趨勢
出刊時間:
1. PDF (144頁)- 2024年6月30日
2. EXCEL- 2024年6月30日、2024年12月31日
語言: 繁體中文 / 英文

TrendForce 2024 近眼顯示市場趨勢與技術分析
出刊日期: 2024年07月31日
語系: 中文 / 英文
格式: PDF
頁數:139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關於LEDinside的細節,歡迎聯繫:

Global Contact: ShenZhen:  
Grace Li +886-2-8978-6488 ext 916
E-mail :
Graceli@trendforce.com
Perry Wang +86-755-82838931 ext.6800
E-mail : 
Perrywang@trendforce.cn
RSS RSS     print 列印     mail 分享     announcements 線上投稿        
【免責聲明】
1、「LEDinside」包含的內容和資訊是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屬可靠之來源搜集,但這些分析和資訊並未經獨立核實。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上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資料、資訊、研究報告、產品價格等),力求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均只作為參考,您須對您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如有錯漏,請以各公司官方網站公佈為準。
【版權聲明】
「LEDinside」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屬於「LEDinside」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佈、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