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安費諾亮泰吳嘉祥:解讀植物照明市場發展動能 洞察植物照明產業前沿風向

安費諾亮泰提供連接器應用於船舶電子、工業自動化與機器視覺、植物照明、LED 照明與顯示屏、重工機械、伺服器等市場。該公司擁有超300項全球專利,致力於設計、製造、定制在惡劣環境下廣泛的防水連結方案,與全球照明名企Signify、GE等均有深度合作。LEDinside有幸專訪到安費諾亮泰全球市場開發總監吳嘉祥 (Charles Wu) ,吳嘉祥基於LED植物照明經驗,分享對於市場趨勢的專業的解讀與分析。

近期植物照明市場趨勢觀察

“2023年4Q以來植物照明的確有一些回暖,訂單有一些回來的跡象。觀察點主要兩個,一個燈具的訂單有回暖,另一個是LED晶片的拉貨。有兩種晶片的拉貨增長是明顯的,一是比較長波段的紅光的晶片,另外一個呢,是大功率白光的出貨量。因為大功率白光的用途,除了傳統照明之外,主要就是農業照明。近幾年大功率的白光可以用在一般照明的情況越來越低,主要因為價格一般照明已經難以接受。這個部分我們看到有一定的出貨的成長,所以我們可以假設這個農業照明的確是有在動。”吳嘉祥首先分享了他對植物照明市場脈動的感受。

那麼這次植物照明拉貨需求增長背後的原因在哪裡?Charles認為這輪復甦不是簡單的下游補貨需求,而是有一定的持續性的真實需求復甦,並給出了他這樣判斷的理由。

2024年植物工廠加速發展的動能

“我們可以看到,在北美市場2024上半年農業照明的市場需求主要來自於垂直農場(Vertical Farming),而不是以前的溫室大棚(Greenhouse)。當然也不是那種大型的垂直農場,而是小型的垂直農場。垂直農場的建設裡面照明其實只占了成本的不到20%,大部分的投入反而是在硬體設備上,費用最高的是自動化系統。因為資本支出會非常高,大型的項目投資回報週期會很長,所以就慢慢減少了。甚至一些幾千萬上億美金的項目都停掉了。反倒是中小型的垂直農場在目前的環境下面成長起來了,有兩個原因: 第一,投入規模較小,收益更快,且政府的支持不變。第二,而從生產品種的角度,中小型農場性彈性也可以更高,一般可建設在大型城市的週邊,透過和大型的supermarket合作,有針對性的提供一個區域需要的農作物資源。這樣就可以很快變現,投入更少,變現更快,所以就變得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去投資。

“另外的一個關鍵變化是疫情之後,消費者的習慣都會有一些改變。過去美國流行大型的超商比如沃爾瑪這樣的企業在主導,但是現在的這種大型的超市也開始重視小型的社區店。消費者對價格沒有那麼敏感,更願意在小型的社區店裡隨時買到新鮮的蔬菜。這種小型的社區店物流配置的成本自然會高一些,考慮時間和配送效率的因素,這種城市周邊植物工廠可以實現的就近供應就會有優勢,需求變大。所以綜合來說,我們看到這部分市場是在增長的。

圖表1 北美市場消費者習慣產生了明顯的轉變


資料來源:Charles Wu,LEDinside整理

“我們看到一個案例,在紐約周邊的一家垂直農場,就專門供應紐約市的新鮮的果蔬產品,它是一個室內體育場改建的,6層樓的設施,總共面積大約是在2000多平方米,但是每個月的產出就有20-30萬美金,總共雇傭的人手不到10人,這樣的效益是相當可觀的。當然他的設施也很先進,用到很多自動化的設施和AI的技術,生長架也只有三分之一傳統的架子,更多的是直立架,這樣機器人在採摘的時候會更加方便。類似這樣的中小型室內農場還有很多,收益也蠻好的。

圖表2 紐約周邊的一家植物工廠

資料來源:fluence-led,farm.one

“也因此在這樣一種趨勢下,我們看到很多燈具都在標準化,長度寬度亮度都要標準化,因為中小型廠商不願意自己去設計燈具,也希望能更快的投產,縮短投資的週期,以前可以慢慢的等你的燈具來,現在來不及等你,就希望能夠提供標準化的燈具,快速的實現裝置。這樣一來頭部的燈具廠商可能優勢會放大,一些中小型廠商或者後段班的廠商就會被淘汰掉。這種標準化的趨勢也會降低中小型垂直農場的進入成本,加速普及。”

表1 位於紐約區域內的典型植物工廠

資料來源: CharlesCOELEDinside整理

在對植物工廠長期成長前景的判斷上,Charles認為目前逐漸找到對的商業模式,經過了前期的試錯,目前的中小型垂直農場無疑已經是市場檢驗過的可以生存下來的商業模式,而且各方面因素也有利於促成了這種模式的普及和滲透。


垂直農場的長期發展前景會超過溫室大棚

垂直農場和溫室大棚目前是植物工廠最主要的兩種模式,目前來說各有各的優點,Charles毫不猶豫的站隊更看好垂直農場的未來,並向LEDinside分享了他這樣判斷的邏輯。

“就目前來看,垂直農場對燈具的需求可能不如Greenhouse那麼大,因為Greenhouse的存量是很大的。但是看未來的話,可能會超過Greenhouse。因為Greenhouse只是改造,他的上限就會比較低,但是對垂直農場來說,未來的成長幾乎沒有什麼限制的因素,應該是會有非常多的場景,會成為植物工廠的主要形式。Greenhouse的最大問題還是在於他是一個平面,必須要太陽光做補充,所以使用的場景是受到很大的限制的。

“垂直農場的可操控性要好很多,特別是加入了所謂自動化的概念。其實對硬體的部分,反而不是大的問題,更重要的其實是後面的軟體部分,比方來說,就作物的轉換速度來說,垂直農場的優勢就很大,可以在不同的品種之間很容易的做切換,可以馬上調整配方,馬上改變生產模式,快速出貨。對投入這個產業的資本家來說,這種靈活性可操控性的優勢必然會考慮進去。這些都符合IoT的趨勢,所有的這些連接也符合,甚至未來的工業4.0,甚至5.0的這種自動化無人化全部都是符合的。所以它絕對是主流特點,未來還有太多太多相關的智慧化的技術可以再應用進來。反而Greenhouse 是相對來講,限制就會比較多,那它的這些主題不是沒有,但是相對來說能發揮的機會少很多。”

正是基於對農業科技進步的大方向的洞察,Charles對垂直農場發展空間超過溫室大棚的前景篤信無疑。AI和現代科技對農業發展模式的根本性改變正在發生,或許不用很久就能驗證Charles的判斷了。

IOT技術對農業科技進步的闌入

Charles對IOT和工業自動化對農業的幫助有很高的期待。舉例來說物聯網在農業中的整合帶來了更高效和多產的農業運營。例如,使用智慧感測器監測土壤濕度水準和環境條件有助於優化灌溉和施肥計畫,從而實現節水和更健康的作物生長。通過軌道運行的攝像頭檢測作物的形貌,然後及時把資料發揮服務分析作物的生長狀態,調整光譜配方。

此外,不僅在作物生長的過程中,從運營的角度物聯網在供應鏈管理中的實施有助於即時跟蹤從農場到市場的農產品,確保品質並減少浪費,物聯網的這些應用明顯提升了農業運營效率,有助於可持續農業實踐。


圖表4 IOT塑造下一代農業的未來


資料來源:Charles ,Ambitas,LEDinside整理

在Charles接觸的一些客戶中,有一些新創的公司正在整合IOT系統,AI演算法來優化包括垂直農場在內的農業系統的運營水準。這是過去都不存在的一個行業,然而在農業科技化的趨勢裡獲得了發展的機遇。這些引入了現代科技元素的農業早已顛覆了人們對農業原有的想像。

其他市場的一些關注點
從全球區域市場角度來看,2018年初大麻成為驅動力讓植物照明市場爆發,然而美國大麻種植市場近幾年已不再強勢,取而代之的是歐洲區域市場的崛起。2024年德國娛樂性大麻政策的開放必將帶動相關產業,大麻種植所需的植物照明也將迎來一波新的市場機會。
除此之外,中國區溫室大棚植物照明的市場不可忽視,山東、華中地區皆有大量植物照明需求,由於沒有相關的資料可以參考很難估計準確的規模,但是總量大概不會低於歐洲和北美。

東南亞的Vertical Farming發展是一個亮點,當地新建的垂直農場種植溫帶的蔬菜和水果,由於在地供應的優勢節省了進口和運輸的成本,抵消了植物工廠生產成本較高的不利因素。更多的業者意識到商機的存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都有新的植物工廠的案子在投入,當地政府也都相當重視植物照明在內的農業科技的推廣,以豐富本地蔬果供應的種類。

智慧農業應用的最新解決方案

從智慧農業角度來講,無論是Sensor、Camera、AI的連結與搭配,還是大型農場的自動化、無人化、電動化等,安費諾亮泰皆有高效率高品質產品參與其中。從線束技術升級角度來講,單介面多傳輸功能的產品需求有所增加,如Power和Data同線傳輸的接頭,安費諾亮泰亦有相關產品。特別是防水方面,安費諾亮泰十分有優勢,其針對UL8800規範有推出新的產品。“連接器本身最主要即為電源與訊號間的結合,安費諾亮泰提供多樣化選擇、快速插拔、高功率連接器產品, 且可以提供歐美市場所需要的相關產品認證 (UL/CUL/TUV/VDE)。”吳嘉祥表示。

結語
作為安費諾亮泰提供連接器與照明應用的相關領域負責人,Charles參與了眾多知名客戶推進植物照明市場開發的努力。Charles以他豐富的市場經驗和獨到的洞察力,真誠的分享了他對植物照明發展趨勢的深入看法,以便業界同仁關注這一市場的前沿發展趨勢,LEDinside的輯錄整理如上,僅供參考。


TrendForce 2024 全球 LED 照明市場分析
出刊時間: 2024年02月01日;2024年07月31日
語言: 繁體中文 / 英文
格式: PDF 與 EXCEL
頁數:90-100(每次)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關於LEDinside的細節,歡迎聯繫:

Global Contact: ShenZhen:  
Grace Li +886-2-8978-6488 ext 916
E-mail :
Graceli@trendforce.com
Perry Wang +86-755-82838931 ext.6800
E-mail : 
Perrywang@trendforce.cn
 
   
 
RSS RSS     print 列印         announcements 線上投稿        
【免責聲明】
1、「LEDinside」包含的內容和資訊是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屬可靠之來源搜集,但這些分析和資訊並未經獨立核實。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上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資料、資訊、研究報告、產品價格等),力求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均只作為參考,您須對您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如有錯漏,請以各公司官方網站公佈為準。
【版權聲明】
「LEDinside」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屬於「LEDinside」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佈、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