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上游晶片產能過剩狀況短時間難以解決,LED廠的整並潮仍是2013年整體產業的一大趨勢,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兩岸LED廠整並潮蔓延,其中以三安與璨圓這項兩岸LED廠首次以參股方式合作的進度最受外界矚目,至於另一大經晶粒廠晶電繼2012年併入廣鎵後,晶電2012年就計劃引進私募合作夥伴,晶電合作對象遲遲沒有明朗化,市場多揣測,晶電可望引進國際大廠作為私募合作夥伴,而中國大型LED廠是否會成為晶電結親的對象也讓外界有許多想像空間。
兩岸整並多家業者有興趣
根據LEDinside統計,截止2012年年底中國MOCVD設備數量已經超過900台,但2012年中國MOCVD產能利用率不到5成。市場人士也預估,2013年MOCVD機台將會再增加130-140台,顯示上游晶片供需,有可能不容易回覆到平衡狀態。產業整並將是解決上游晶片過剩結構性問題的出路,隨著大陸晶粒廠產品能量的提升,加上市場商機龐大,兩岸LED廠的合作與整並看來是可能的路線之一。
安璨戀 合作路崎嶇
2012年11月12日璨圓宣布引進三安光電作為私募夥伴,這樁陸廠參股LED台廠的合作案為兩岸LED合作開啟首例。然而,經過台灣行政部門半年的程序審核,璨圓引進三安資金的私募案似乎還未有個定數,璨圓三安戀目前也仍卡在投審會的審議,由於三安先前被爆出營運結構問題,因此,投審會這關能否順利藉由尚待觀察。另一方面,璨圓2012年與日本大廠Toyota Gosei(TG 豐田合成)和解,並簽署專利交互授權合約,三安看中璨圓的專利能量,盼雙方合作將為其專利問題解套,是否如雙方預期順利進行待觀察。這啟首樁兩岸LED聯姻之路似乎仍崎嶇,能否修成正果尚須時間驗證。
晶電若引進外資入股,花落誰家待揭曉
兩岸最大晶粒廠晶電2012年合併廣鎵後,其私募計劃備受外界矚目。晶電之前對外表示,其私募對象會以具照明出海口的國際大廠為主,而外界也猜測,晶電2013年也已接獲國際大廠的照明訂單,國際LED大廠入股晶電的可能性相當高,而晶電董事長李秉傑過去雖然對於讓陸廠參股的策略有所保留,然而隨著陸晶粒廠技術能力與規模的提升,加上出海口龐大,兩岸產業的整並與合作態勢已然成形,外界也對晶電的私募合作對象,除了國際大廠外,是否考量陸廠?預留了一些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