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的研究團隊發現,藍光可能不像最初人們所想的那樣擾亂睡眠規律。該團隊指出,在夜晚使用昏暗的冷光燈,在白天使用明亮的暖光燈或對身體健康更加有益。
研究者表示,暮光比日光更昏暗、更藍,人體生物鐘通過這些特徵來決定合適的睡眠時間和清醒時間。
研究團隊對老鼠照射特殊設計的燈光,這種燈光能夠在不改變亮度的條件下對顏色進行調整。結果發現,相對於同樣明亮的黃色光,藍色光對老鼠的生物鐘產生的影響較弱。
研究團隊的成員表示,人們普遍認為藍光對生物鐘的影響最大,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事實上,相比亮度一樣的白光和黃光,與暮光相關的藍光產生的影響較弱。
然而,人們對顏色的感知來自視網膜錐細胞,新研究表明,視網膜錐細胞提供的藍色信號會降低光對生物鐘的影響。
研究同時指出,透過調整黑色素感知的亮度信號來改變光對生物鐘的影響,是近來研究的重點。但現有的方法通常是透過改變短波長和長波長光的比率來實現,這種方法提供的亮度差異很小,並且會造成察覺顏色的變化。而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在夜晚使用昏暗的冷光燈,在白天使用明亮的暖光燈或對身體健康更加有益。
此研究結果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上。研究團隊相信這一發現對於設計旨在確保健康的睡眠與清醒模式的照明燈具和視覺顯示器來說具有重要意義。(編譯:LEDinside Jan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