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球氣候異象不斷,加上人口成長與環境惡化,糧食危機成為全球課題,植物工廠發展已數十年,目標除了穩定供給糧食外,也強調安全糧食的供應。隨著技術的成熟,大廠近年來紛紛投入植物工廠,除了採整廠輸出主打商用市場外,廠商也看準家用市場,販售小型的栽培箱,此外,販售栽種植物至終端市場也是各廠採取的模式之一,從本次台北國際光電週參觀植物工廠人潮中不難看出植物工廠吸睛指數破表的狀況。
植物工廠定義與投入廠商
植物工廠為環境可控制且允許全年穩態量產植物的設施,可分為太陽光利用型(精密溫室)、綜合型 (配備人工光源的精密溫室)與完全控制型 (人工光源)三種類型,目前投入台灣廠商有金寶、台達電、華映、欣興、研華、新世紀、晶電、鼎承光電、台肥、中砂、太平洋建設、威力盟、旺永水栽培資材、賽門科技、加和紙業、億光、佰鴻、崇越、帆宣等,包括華映、野菜工房、庭茂農業、晶發、水耕植物工廠等廠商則已跨入終端市場。
廠商投入狀況
植物工廠是本次台北國際光電週最吸引人氣的展區,從廠商的展出可以看出,目前植物工廠廠商多已具有整廠輸出能力,華映、唐榮集團、光茵生物科技、詮興開發、野菜工房、庭茂農業、富士通、均旺能源等參展廠商多在現場展出包括LED光源、組合支架、組合箱、培養液等簡易的整場配備,除了有大型整廠輸出的商用設備外,業者也開始走向家庭用的小型簡易植物工廠市場。
整廠輸出仍是植物工廠業者走的主流模式,業者提供植物生長所需的照明光源、土壤(或是採用水耕)、養液與組合支架,讓客戶可以利用空間進行大量的植物栽培。從業者的產品也可觀察到,除了植物生長所需的環境與光源等植物工廠的標準配備外,包括富士通、華映、研華都展出結合軟硬體系統的植物工廠模式,運用互聯網,將植物工廠系統結合行動裝置,利用行動裝置進行植物工廠的遠端管理,並可以就數據進行栽植分析,以求最佳的栽植結果。
另一方面,從逛展人士中不難看出,除了業者以外,許多詢問不外乎在於家用市場,隨著硬體成本的下降,加上大眾對於食品安全議題關注度的提升,植物工廠業者也順勢推出簡易型植物工廠設備,主打預算較低、重視食物安全的家用市場,野菜工房就將在年底推出一次僅能種植10株的單層移動式栽培箱,並提供培養液與教學。
除了整廠輸出的模式,植物工廠業者也開始佈建通路,並將種植蔬果鋪至終端通路,野菜工房就楓康超市、全家便利商店的竹北門市、良食集企業與餐廳等通路合作,販售無農藥蔬菜,而庭茂農業則以會員制方式與餐廳通路為主,同樣以銷售植物工廠種植的無農藥蔬菜為主。
植物工廠待克服議題
在大廠紛紛投入植物工廠下,植物工廠成為近期最夯話題,然而,就植物工廠成本來看,雖然LED光源的價格不斷下降,但整體設備成本以及電費成本仍高昂,若業者沒有實質獲利模式與專利優勢,將對營運帶來龐大壓力。從技術端來看,植物工廠的高成本特性應適用於高經濟價值作物,然而,無論是外觀、口感與營養價值,植物工廠都仍需克服人工栽植與自然栽植結果的差異,以藥材為例,利用植物工廠栽植出的藥材,藥性上就比自然生長低,學界認為,像這類的高經濟價值作物栽植仍需進行各種栽植條件調整。
此外,就終端市場來看,目前植物工廠栽植的無農藥蔬菜的單價仍較一般蔬菜高出許多,雖然,消費者對於價格較高的無農藥蔬菜接受度逐漸提高,但單價差距仍高,還是植物工廠主打終端市場的一大考驗。不過,目前許多植物工廠廠商採取會員制,將主打健康的無農藥蔬菜販售至特定目標群眾,像是金寶就將公司的植物工廠產能銷售給會員客戶,以品質優勢拉高單價,而會員制方式也能確保產能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