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歐盟從今年9月1日起不允許生產和進口白熾燈。鑒於這一規定從4年前開始逐步執行,尤其是媒體在這次報道中強調市場上的白熾燈並不“下架”,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暫無影響,所以奧地利消費者對此舉的反應較為平和。從當地媒體的報道看,環境保護者們終於鬆了一口氣,認為這是朝著“綠色能源”邁進了一步。但也有不少人認為,歐盟的這一規定是多餘的,反映出布魯塞爾官僚的“調控狂”,政策奏效尚需時日。
早在2007年德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期間,就有人提出普通白熾燈的能耗效益太低,只有5%的能耗轉化成光,其餘都轉化成熱揮發。相比之下,節能燈要省電65%-80%。如以每戶節電15%計算,歐盟一年可減排二氧化碳3200萬噸,每戶每年可節省電費50歐元。面對這筆賬,歐盟決定將白熾燈拿下。2009年起不允許在歐盟生產或進口100瓦以上的白熾燈,2010年將禁令擴大到75瓦以上,2011年擴大到60瓦以上,2012年9月1日起禁令涉及全部白熾燈。
按歐盟的運行規則,歐盟作出決定后,要由各成員國負責執行。但迄今,只有德、英、芬、荷、瑞典和丹麥6個國家設立了相關市場監管機構,絕大多數歐盟國家都沒有專設機構負責此事。從現實情況看,雖說歐盟從2009年起就不允許生產和進口100瓦以上的白熾燈,但迄今人們仍可輕鬆地從市場上買到。因為按歐盟規定,庫存產品可以無限期地銷售。此外,還能以“特殊照明材料”的名義,繼續在商場銷售白熾燈,只是不能將其與“普通照明材料”放在一起。據說,交通管理的紅綠燈和工業用的照明燈,仍離不開白熾燈,因為節能燈的亮度不夠。去了維也納的幾個建材市場,發現白熾燈仍在原來的貨架上銷售。售貨員說,因為有消費者擔心以後買不到白熾燈,想多買一些備用,反而促成了近來白熾燈的銷售高峰。
批評者指出,應該通過市場競爭來自然淘汰白熾燈,不應使用行政手段。白熾燈問世幾百年來,因其光色溫馨、色彩多樣、造型豐富、價格低廉,深受消費者喜愛。而目前市場上的節能燈光色冷峻、造型單一、價格昂貴、也不能調光,要強塞給消費者有相當難度。另外,節能燈同樣對環境有害。每隻節能燈內含5毫克水銀,一旦破損導致水銀外泄,對環境的污染超過白熾燈,還會對身體造成危害。歐洲消費者保護機構建議,一旦發現節能燈破損后水銀外泄,要立即開窗通風,並及時清除。根據歐盟的規定,50瓦以下的節能燈,每隻水銀含量不能超過5毫克;今年12月1日起,水銀含量降至3.5毫克;從2013年1月1日起,30瓦以下的節能燈,水銀含量不能超過2.5毫克。專家建議,如果想節能,但又不喜歡節能燈,還可以選擇LED照明器材。
在奧地利,節能燈與白熾燈不一樣,屬於“特殊垃圾”,必須送到為數不多的指定地點處理。消費者還反映,節能燈的照明亮度和光色,都不能滿足家居照明的需要。他們認為,應通過市場競爭來促使節能燈生產企業開發出適合消費者需求的各式照明燈具。用行政手段將白熾燈拿下,只能保護節能燈生產商的利益,對消費者不利。